<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米兔兒童“防水”手表在海邊沾水不能開機 用戶質疑虛假宣傳

    米兔手表的宣傳圖(來源:米兔手表商品詳情截圖)

    信網3月13日訊(記者 李鑫邦)“海邊玩了一圈,‘防水’手表就壞了。”近日,市民楊女士在社交平臺爆料稱,自己給孩子購買的“米兔”兒童手表出現了問題,宣傳的“防水”功能也未起到任何作用,楊女士認為“米兔”手表存在虛假宣傳。針對該情況,小米的客服人員告訴信網(0532-80889431),20米防水并非絕對可以在20米以內的水域佩戴使用,并且不適用于淋雨或其他高速水流之下,防水功能也不是永久有效。

    防水手表見水開不了機

    據楊女士介紹,米兔兒童手表屬于小米旗下的產品,因為自己比較信賴小米的品質,所以便在旗艦店中挑選。“我買的是米兔兒童手表5C,價格在300元左右,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所以很看重手表的防水功能。”楊女士表示,自己有著很強的防水需求,而官方又做出了“20米防水”的廣告,這正好符合自己的預期,便馬上進行了購買。

    今年3月份,楊女士帶著孩子來到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游玩,“孩子就在岸邊玩,也沒下海,但沒過多久就跑回來,跟我說手表打不開了。”楊女士表示,自己在接過手表后發現,外觀并沒有磨損,只是沾了一些海水,本以為等待水干后就能開機,但是目前卻依舊處于關機狀態。

    “廣告說20米防水,但是現在來看,5米都到不了,就是虛假宣傳。”楊女士表示,目前已經就該問題聯系了小米售后客服,針對米兔手表的售后維修事宜,目前也將與小米方面進行協商。

    7天非人為質量問題可退貨

    信網了解到,米兔兒童手表7天非人為質量問題可退貨(經工程師檢測產品性能故障可退貨),15天內商品非人為有性能故障包換,另外,還有1年保修(除人為原因)。但具體以技術人員檢測為準,且外觀不要有磕碰進液。除此之外,信網還在淘寶小米旗艦店中發現,該款手表明顯的貼出“20米防水,采用多種定制防水器件和防水技術,玩水、淋雨都不怕。”等字樣。

    針對手表防水問題,小米的客服人員表示,小米官方介紹的20米防水是指產品達到國家標準的GB/T 30106-2013的防水等級,并非絕對可以在20米以內的水域佩戴使用,而且不適用于淋浴與深度潛水或在其他涉及高速水流的活動,20米防水功能也并非永久有效,可能會因為日常磨損而下降。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出現進水損壞的情況,那么可以直接聯系相關售后進行處理。

    信網了解到,對于GB/T 30106-2013的標準,防水手表應滿足超壓防水性、淺水防水性、操作件上施力時的防水性、熱沖擊防水性4項指標。這4項做完實驗之后還需進行冷凝試驗,在試驗結束后,若表玻璃內表面出現凝霧,則不符合標準要求,也就不能稱之為防水手表。

    此外,信網在網絡投訴等社交平臺中發現,相關“米兔”手表的投訴達122條,投訴集中在“亂扣費”“產品質量差”“不防水”“虛假宣傳”等。

    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可要求賠償

    青島市消費者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此外,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

    針對該情況,山東雅君律師事務所的郭鐵鈞律師表示,品牌宣傳了防水的獨特品性,并采了用“防水”兩字表述,那么便有著普遍通行的含義,是對手表性能的提示而非廣告語,對其的解釋與適用應當以消費者的理解為準。同時,在雙方進行簽訂買賣合同時,對方也應當對一些使用功能、廣告名詞的理解做為對該款手表的特別之處加以提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購買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3/13 18:37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李鑫邦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