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區中醫藥專家文化宣講進校園 守護師生健康

    “同學們,你們知道‘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嗎?熬夜玩手機對身體有什么影響?”近日,在青島市即墨區書香中學的教室里,全國基層名中醫張秀芹以《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理念為切入點,結合青少年常見的近視、脊柱側彎、失眠等問題,深入淺出地解析了中醫防治策略,并現場演示“望聞問切”診療技法,引導學生感受中醫辨證思維的魅力,臺下搶答聲此起彼伏。

    這是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宣講進校園活動的生動場景。今年以來,即墨區組織中醫藥專家團隊走進學校,創新開展中醫藥健康沉浸式宣講,用“辨藥材、制香囊、練護頸操”等趣味實踐,將晦澀的中醫理論化為“可觸可感”的體驗,為師生送上了“健康大禮”。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這類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健康觀念,更是在他們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談及中醫藥文化宣講進校園活動,書香中學黃義東校長表示。

    在龍泉蓮花山小學,骨傷科專家孫仕潤通過趣味互動講解陰陽學說,帶領學生練習護頸操。在實踐互動環節,學生們踴躍分享艾草泡腳、穴位按壓等家庭實踐經驗,一位五年級學生興奮地說:“原來揉揉耳朵也能提神醒腦,我回家要教給爸爸媽媽!”

    草藥知識也能“玩”出花樣。在即墨區七級小學的中藥辨識課上,醫師李丹用“薄荷似精靈裙擺”的童話比喻,讓學生們通過觸摸玫瑰、枸杞等藥材,揭秘不同藥材的特性,探索“藥食同源”的奧秘。制作香囊環節,孩子們化身“小藥師”,爭相調配個性化配方。有的學生還創新設計出個性化香囊贈予家人,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我要把香囊掛書包上,讓大家都聞到我調的香味!”一位四年級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作品。

    教師群體的健康同樣被“精準關照”。針對頸肩腰痛、咽喉炎等職業病,專家團隊帶著浮針、頭針技術走進校園,為老師現場緩解疼痛,并設計出“課本當啞鈴做側平舉”“呼吸配合伸懶腰”等辦公室微運動。此外,專家團隊還為前來咨詢的教師提供了個性化的調理方案。

    從“閉門讀經典”到“動手學中醫”,這場文化傳承已悄然生根。去年以來,即墨區累計開展中醫藥健康宣講活動80余場。即墨區中醫醫院副院長張秀芹表示,未來將通過“名醫走基層”項目,推進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進家庭、進機關,通過“中醫藥文化宣教+實踐體驗”的沉浸式宣講模式,為群眾帶去健康的同時,為傳統醫學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顏世慧 于明洲 于曉娜 谷正原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18 15:16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顏世慧 于明洲 于曉娜 谷正原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