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及時挽救急性腦?;颊?平度市人民醫院獲贈錦旗

    神經內科二區醫護人員獲贈錦旗。(來源:平度市人民醫院)

    信網4月18日訊 “當時病情非常兇險,多虧了你們精湛的醫術挽救了我父親的生命,真是太感謝了!”近日,一名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時家屬給平度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二區醫護人員贈送了錦旗。

    70歲的劉先生患者,急診前5小時突感頭暈和右側肢體無力,活動不靈活,癥狀持續約30分鐘后自行緩解,未引起重視。約3小時前,劉先生出現持續性言語障礙,想說的話無法表達,家人急忙將其送往平度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急診醫生懷疑急性腦血管病,迅速進行腦部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左側頸內動脈顱內段及左側大腦中動脈未顯影,隨即緊急安排住院并給予抗栓治療;然而,病情未見好轉,反而持續惡化,右側肢體活動受限,意識逐漸模糊,出現小便失禁。醫生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由于發病時間短,神經內科團隊迅速為患者實施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因為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早期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約一半的血栓可被溶解,有助于恢復健康。遺憾的是,劉先生在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后,病情并未得到改善。

    時間等同于生命,在神經科領域,時間更是與大腦緊密相關。盡管劉先生接受了效果最好的靜脈溶栓療法,但他的病情并未見好轉。通過急診頭部磁共振成像,醫生發現他的左側頸內動脈顱內段和左側大腦中動脈均未顯影,這表明他可能遭遇了供應大腦主要血管的堵塞。神經內科立刻啟動緊急預案,迅速與影像科協調,完成了CT灌注(CTP)檢查,以確定患者腦組織中哪些部分仍有可能被挽救(即缺血半暗帶)。

    同時,科室緊急聯系了劉彥偉副主任和姜楠副主任,為可能進行的血管內取栓治療做好了準備。由于劉先生是醫院首位接受CT灌注(CTP)檢查的患者,影像科葛東泉主任對此高度重視,并迅速完成了檢查。CT灌注結果顯示,灌注不足的區域約為98.37立方厘米,半暗帶/不匹配區域約為72.55立方厘米,這表明劉先生有大量腦組織是可以被挽救的(即缺血半暗帶),因此,對他進行手術取栓極有可能帶來顯著的益處。

    副主任劉彥偉和姜楠與患者家屬進行了深入交流,詳細解釋了手術的必要性和潛在風險。家屬們達成共識,迫切希望立即進行手術。隨后,緊急聯系了介入手術室的田海燕護士長,以便迅速安排緊急手術。在醫院綠色通道的高效流程下,所有操作和準備工作都顯得既緊張又井然有序。劉先生被迅速送入介入手術室,隨即進行了股動脈穿刺,建立了手術通路。導管迅速而順利地到達了左側頸總動脈的分叉處,造影顯示患者左側頸內動脈存在重度狹窄,左側大腦中動脈主干已經閉塞。在緊急球囊擴張狹窄部位后,血栓抽吸導管成功越過狹窄區域,到達左側頸內動脈的末端。取栓支架通過抽吸導管到達左側大腦中動脈并釋放,運用“抽拉結合”技術,一次性成功地將劉先生大腦中的血栓取出體外。再次進行造影后,確認劉先生的大腦中動脈已經暢通,血流也得到了恢復。

    接著,導管被撤回至左側頸內動脈狹窄部位,在保護傘的保護下,醫生再次使用大球囊對狹窄部位進行擴張,并植入了支架。當保護傘被移出體外時,保護傘內捕獲的大量血栓讓醫生感到震驚,它成功攔截了一個巨大的血栓。隨后進行的再次造影顯示,左側頸內動脈的血流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在清除血栓和疏通血管的過程中,保護傘發揮了關鍵作用,防止了血栓向遠端血管逃逸,從而避免了再次取栓的需要。而支架的植入確保了左側頸內動脈的血流灌注得到了保障!

    手術完成后,劉先生向手術醫生表達了感激之情:“醫生們,非常感謝你們!”他用右手緊握醫生的手以示謝意!劉彥偉和姜楠副主任對這一幕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在手術前,劉先生無法言語,右側身體也失去了活動能力,但血管重新暢通后,他大部分功能已經恢復了!

    在神經內科與康復科的悉心照料下,經過兩周的治療,劉先生幾乎完全康復,順利出院。他的兩個兒子再次來到醫院,手持一幅分量十足的錦旗,再次向神經內科的醫護人員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一句感謝的話語,一面鮮艷的錦旗,不僅承載著患者的信任與認可,更是對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的激勵和鞭策。平度市人民醫院將始終堅持以“精心治療,貼心呵護,做有溫度的平醫人”的服務理念,一如既往地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不斷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18 15:03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彥閱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