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嶗山區向新而行 縱深推進城市更新

    南張、鄭張社區安置區 (來源:嶗山區宣傳部)

    信網4月15日訊 一座城市的更新發展,沉淀了過去寶貴的記憶,也連接起擁有無限潛力的未來。最重要的是在匯聚產業升級澎湃動能的同時,滿載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2022年初,青島提出著眼質效,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更新建設”,在1000多個日日夜夜,以實際行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島實踐”。而建設“示范窗口區”的嶗山區,則率先垂范。于4月14日舉辦的這場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總結表彰大會,讓來路更加清晰,讓目標更加堅定。

    畢竟城市更新建設并不是“一錘子買賣”,“三年行動”也絕非工作的終點。如今三年行動雖已收官,但帶著“向上”沖勁的嶗山區,已明確了新航向。

    戰略引領 從“藍圖”到“實景”的蝶變

    在“十四五”規劃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以國家為中心站在全面建設的戰略高度作出的決策部署,也是城市發展新形勢,意義重大。

    國家層面的持續聚焦,再到省級層面的重要點題,自上而下的重視讓城市更新被賦予了更多含義。

    在城市步入新發展階段后,青島也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視為實現“打頭陣、當先鋒”的關鍵,并通過三年攻堅行動,探尋高質量發展的“青島策”。

    作為全市的重要發展極,嶗山區也義不容辭扛起城市賦予的使命擔當,從提速、提質,到引領市民生活的富足和城市能級的躍遷,其各項實踐均與“高水平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示范窗口區”的未來藍圖完美契合。

    4月14日,嶗山區召開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總結表彰大會。過去三年來,從建立市區一體化專班,構建完善“1+7+8”指揮體系,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出征、高位推進,縱深推進“六基工程”,以“頂格戰法”推動攻堅,這是嶗山區一棒接著一棒跑的耐力與定力。

    14個村莊搬遷全部完成,蹚出城中村改造新路子;“孤懸”半空十余年的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正式通車;高水平規劃建設4個千畝級專業化園區;張村河由“城中村”變為“景中城”,十里“張川”美麗畫卷照進現實。大會總結片中播放的一幕幕生動的場景,是全區在城市更新“進”發道路上的有力見證。

    榜樣之光,照亮萬心;典范之力,凝聚眾志。深知城市一系列工作的推進,最根本的是要塑造與之愿景目標相匹配的干部隊伍,始終保持需要保持昂揚向上的進擊狀態,大會也對在攻堅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個人進行了表彰。

    此次表彰大會的召開,正值三年收官與新一輪行動謀劃的交匯點。因此,作為關鍵環節,還發布了2025年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方案,并對一系列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如此來看,是表彰激勵、總結交流,也是再部署、再動員、再推進,背后蘊含著的是嶗山區對城市更新建設這一重大事項緊緊扭住不放的戰略定力。

    全域煥新 以“嶗山實踐”定義城市更新內涵

    古人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對堅定不移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嶗山區,2022年如同播種的“春”,如今也取得了切實可見的成果。

    若通過數字量化,過去三年來嶗山區圍繞完善城區功能配套、張村河片區規劃建設、做大做強專業園區等方面累計實施了總投資1566億元的366個項目。分開來看,像以張村河片區為代表的區域,在城市更新進程中不僅實現了城市功能的轉型升級,也在存量資源中深挖出了發展的新動能。

    錨定“創享都芯、水脈智谷”總體定位,堅持“一個標準立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班子干到底、一張藍圖繪到底”,并通過頂層設計劃定張村河片區改造單元,明確目標任務、重點項目和實施時序。

    從提高過渡費和物業補貼,到“安置選在哪,老百姓說了算”,再到專門成立的居民監督小組進駐工地。由拆到建,全過程、全流程的“取信于民,讓利于民”,讓張村河片區的改造工作順利推進,實現拆遷“三年任務,十六個月完成”。

    此外,為規劃建設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百年精品工程,在抓好張村河片區拆遷改造的基礎上,嶗山區精心開展“規劃設計、配套提升、產業導入”工作,扎實做好后半篇文章。

    用騰出的產業空間高標準打造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4大專業化園區,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等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用,累計招引落地產業鏈項目296個,過去2年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均保持了年均30%的高速增長,實現了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的雙贏。

    當張村河安置區內的“好房子”虛位以待,其他區域居民小區內的老舊房子也已煥然一新。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城市形象、增進民眾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加速推進,全區102個老舊小區改造得以順利推進、2.5萬戶“老居民”享受到了理想的“新生活”。

    細數成果容易,但過程中的努力亦不可忽視。對嶗山區來說,越是難啃的骨頭,越要啃。要知道,在青島跨海大橋高架路一期主橋于2011年建成通車后,二期工程因為拆遷難度大、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各種原因,成為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塊“硬骨頭”。

    等是不會等來,干才會有進展。嶗山全區上下密切協作、合力攻堅、壓茬推進,推動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從十余年“孤懸”到一朝落地,再到13個月建成直通車。其背后,通的不僅僅是一段路,改變的是交通格局,更是為激活低效片區注入了新動力。

    一個個被啃下的“硬骨頭”,一個個獲得市民點贊的回應,亦是對嶗山實干能力的成果驗證。從“攻堅突破”到“常態長效”,嶗山的城市更新之路,高品質的宜居宜業環境,高水平的教育、醫療、文體配套,高效能的交通路網等,讓扎根在此的每位市民都能擁有情感歸屬的認同、幸福美好的生活。

    放眼望去,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城市更新實踐在嶗山區陸續鋪開,折射出的正是對開放創新宜業宜居山海品質新城的理想追求。

    向新而行 將城市更新推向縱深推進

    一座城市,只有把自身的發展置于全局中進行考量、謀劃,才能贏得主動,打開更多的發展空間。三年攻堅行動雖已收官,但城市更新永遠在路上。而嶗山區也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和堅韌,往遠看、往前走、往上攀,一件接著一件干。

    基于此,大會上還發布了《2025年嶗山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方案》。其中提到,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發展工程,嶗山區計劃2025年度完成投資172.02億元,實施項目123個,包含53個續建項目、70個新建項目。

    而從類別來看,這些項目均涵蓋低效產業用地盤活利用、安置區建設、公服及基礎設施配套、老舊小區改造、住宅建設、文商旅融合、城鄉融合、完整社區8大項。

    作為全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面對主城區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與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嶗山區也在通過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加速導入優質項目,破解發展瓶頸。

    眼下,張村河和株洲路兩個低效片區,經過三年轉型升級,區域發展含“新”量不斷提升。乘勢而上,今年嶗山區將不斷提速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總投資171.7億元,包括虛擬現實產業園總部基地、華芢生物總部、觀海文化科技產業園、海爾云谷二期人才公寓等在內的12個項目。

    城市更新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在此過程中,住房是最大的民生,交通是城市的脈絡,教育醫療是關切的熱點,每一個要素均承載著民眾對幸福生活的期望。

    實施海福所小區、石雀山莊、頤景園小區等在內的老舊小區新建改造項目11個;推動長沙路、科苑經五路等5條主干道路要實現通車;持續加大停車位供給,加快區人民醫院停車場等3個項目建設,重點實施總投資60億元的石老人濱海區域改造提升項目,積極推進文商旅融合和消費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嶗山區還將城鄉融合發展納入新一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中,統籌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和鄉村振興工作,實施“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工程、青島枯桃小東山花卉培育基地等新建項目16個。

    縱觀嶗山區的城市更新脈絡,其不僅僅是城市界面的美化,更是“空間重構、產業升級、民生幸福”協同并進的全維度更新,且每一步都在詮釋“人民城市”的深刻內涵。站在新的高度再出發,嶗山區將用唯實的干勁,爭取城市品質更高質量的“進”。(崔維兵 趙洪濤 解寧)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15 16:11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崔維兵 趙洪濤 解寧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