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12日訊 近日,山東一季度電量新鮮出爐,數據顯示,一季度山東第一、二產業增長迅猛,分別同比增長10.9%、3.7%;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18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占工業用電量的12.4%,拉動工業用電量增長0.5個百分點。
用電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企業生產線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體現。走進青島即墨區城西產業園的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全流程生產車間內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張張薄如蟬翼的非晶合金材料經過加工走下生產線。
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每年從這里銷往全球的非晶材料超過8.5噸,產品遠銷東南亞、南亞、北美等15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
電力不僅是園區的“生命線”,更是企業敢投敢干的“定心丸”。云路公司年用電量超過2億度,隨著非晶生產線擴增,企業用電量、用電成本也逐年提高。
一般情況下,企業用電都會就近接入公共線路,一旦遇到用電高峰,線路勢必會出現波動。國網青島供電公司企業“電管家”團隊綜合分析論證了企業用電需求、供電方案、投資估算和長遠效益,從多個方案中推薦最優解,服務企業自建投運了110千伏云路變電站。不僅滿足了生產線擴增用電需求,同時解決了云路公司即將開工建設的新能源研發中心、高標準智能制造生產車間項目用電需要,不僅實現了“讓電等發展”,更為企業未來發展節省了大量用電成本。
云路公司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對電力供應的高可靠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非晶材料訂單需求旺盛,我們的8條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生產,一旦出現電力波動,我們整個生產進度都會受影響。”云路公司電氣工程負責人張連學說。
為了提升企業供電可靠性,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在企業擴增生產前,為企業改造了雙電源供電,同時在10千伏專線上加裝了配電自動化智能設備。
“通過配置配電自動化智能設備,實現了企業用電線路故障的快速精準處置,將排查處置時間由原來的‘小時級’人工排查縮短至自動化設備‘秒級響應’。”國網青島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史蕾玚說,應用接地多級保護技術,不僅實現故障點快速隔離,還實現通過瞬時接地信號提前治理線路安全隱患。2024年以來,依托該技術已成功化解30余次潛在停電危機,累計減少停電時戶數超10萬戶·時。
為提升客戶供電可靠性,國網青島供電公司還同步推進帶電作業技術突破,廣泛應用“發電+帶電”技術,計劃停電檢修帶電實施率已達98.25%。該公司還創新建立“33324”應急響應機制,承諾城區故障30分鐘響應、3小時復電,搶修隊伍3班倒24小時實時響應。(宋清晨 谷正原)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