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藶進入臘月門,家家蒸饅頭
距離春季是越來越近,1955年出生的趙藶忙活開了,家住大場鎮的她開始備年貨,忙活著收拾家里的衛生?;貞浶r候的春節,趙藶的感慨頗多,與如今的春節不同了。當下的物質豐富,想買東西出門就可買到,年味也沒有以前那么濃烈了,一趟忙活下來反而有點累。
在趙藶小時候,大家都盼過春節,主要是村里熱鬧,鞭炮聲也不斷。村里習俗也多,進入臘月門,家家戶戶蒸棗餑餑、蒸饅頭 。除夕的晚餐是白菜燉肉,里面還必須放上粉條,相比當下的生活條件,這在當時可算得上美味了。除了能夠吃上好東西之外,新衣服也可以穿得上了。有的村民家里確實困難,新衣服甚至幾口人輪換著穿。
除夕夜的晚上 ,大家伙要一起守歲,不過,以前家里貧困,生活物品不夠,同姓一家人聚在一起,將供桌放在選定的人家。每家每戶拿東西上供,等到春節結束之后再領回家。初一大拜年,挨家挨戶地轉悠,跟現在的風俗差不多。
“小時候過年年味足,大家聚在一起拜年,那種回味感至今還在。”同村的徐先生告訴記者,買不起鞭炮的孩子就在路邊撿,把沒有點燃的鞭炮撿起來再點響,可其中的樂趣也是難以言表的。
王可進小年要辭灶,大年要請年
1月30日,臘月廿一 。即墨劉家莊鎮的王可進和妻子兩人正在爬高上低地打掃衛生,“掃屋”。掃屋是即墨人心中過年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儀式。王可進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哎呀,今天的這個時間不對,我這沒有按照日子來(掃屋),得過完小年,辭灶完了再掃屋。“臘月廿三,就是小年。按照正理,小年這天,我們要“辭灶”。完了后各家各戶在家團圓吃飯、放鞭炮,就是過小年。等到臘月廿四這天,要撣塵掃房子,清理清理衛生,這日子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我這因為小孫女過了小年就要來家,我提前一天打掃打掃。”
在王可進眼中,過年也沒有什么可忙的。基本就是買買年貨,趕集訪友,而除了這些瑣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請年”。“請年啊,就是在過年那天(除夕),一般就是年三十,今年呢就是廿九這天,家里老少爺們要去村里去世的祖輩墳上 ,接故去的祖先回家過年。你問怎么接,就是到祖輩墳前,燒紙、點蠟燭,帶點東西說道說道,嘴里說要請祖宗回家過年。然后到了家里,要掛上宗譜、掛上族譜之類,擺上供品,這就是請年。請年呢 ,就是老祖宗回家過年了,所有人說話都得小心點,不要胡說八道,亂開玩笑,都得謹慎。到了正月初二,再到村外或者家外放鞭炮,把老祖宗送回去。”在王可進心里,過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請年。這才叫有年味。
在50后即墨人王可進習俗里,磕頭拜年是必須的,除夕這天,吃完年夜飯,一家人(五服之內)要去串門,給長輩磕頭拜年。而到了初一,再去拜拜其他稍微遠一點的親戚朋友,給長輩磕頭。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劉金震 孫雅琴 王鑫鑫 任波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