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流量變“留量” 青島市南書寫城市敘事的新章節

    當四月末的春風掠過棧橋的燈塔,第二十一屆華表獎頒獎典禮的余溫仍在青島老城區的磚石間流淌。

    這座以“東方瑞士”著稱的海濱之城,憑借市南區獨有的“山海灣城”景觀,成為《送你一朵小紅花》《巡回檢察組》等40余部影視作品的“天然攝影棚”。

    而當五月的陽光為八大關的梧桐葉鍍上金邊,市南區已悄然完成從影視取景地到文旅目的地的華麗轉身。

    這場流量盛宴的背后,是城市IP的精準塑造,更是山海基因與新消費場景的深度共鳴。

    文旅場景煥新:百年街區化身“流量磁場”

    五月的青島,海風裹挾著咸澀與花香,拂過紅瓦綠樹的老城街巷,一場關于城市更新的“文藝復興”正在悄然上演。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始建于1901年的中山路,曾是老青島人口中“身穿謙祥益,頭頂盛錫福”的繁華街里,卻在歲月流轉中一度沉寂。

    2023年,市南區啟動“老城復興計劃”,以“修舊如舊、活化利用”為原則,對劈柴院、三江里等歷史街區進行肌理修復與業態煥新,上街里街區的霓虹燈牌與里院紅磚相映成趣,仿佛時空折疊的魔方。

    如今,漫步于此,斑駁的磚墻上鐫刻著德式雕花,老字號“亨得利”的鐘擺聲與“里院書坊”的翻頁聲交織,游客觸摸磚墻時,百年前的商號吆喝聲仿佛仍在回響,時光在此凝結成具象的呼吸。

    曾是老青島的“街里”,卻在五一假期化身為新舊交融的“流量引擎”。中山路117號里面,“呼喚光的名字吧——經典奧特曼主題展”超大的沉浸式空間,數十個互動項目引得孩子們驚呼連連。通過打卡復刻的經典作戰場景,參與刺激的主題互動游戲,還可以化身光之戰士與邪惡勢力決戰,“小時候看奧特曼,現在帶孩子來打卡,感覺自己也年輕了!”來自濟南的游客張先生笑著掏出手機,記錄下這跨越兩代人的童年記憶。

    轉角踏入“三江里”,歷史里院與現代潮流碰撞出奇妙火花。琢木工坊的手作木器、失物招領照相館的復古膠片機……“這里既有老青島的煙火氣,又有年輕人喜歡的‘潮’元素,拍照發朋友圈根本停不下來!”大學生游客小林一邊挑選紀念品,一邊贊嘆。

    同時,在太興里的下沉廣場,一場以寵物為主題的“四腳獸市集”也正熱鬧開張,金毛犬“土豆”的主人王女士笑著說:“這里既能逛文創,還能帶寵物社交,孩子和毛孩子都玩嗨了!”

    而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一場名為“黃墻紅瓦的百年過往”的識圖打卡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游客們手持任務單,穿梭在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尋找著與百年老照片對應的場景,合影留念。“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一位參與活動的游客張先生說,“通過尋找老照片對應的場景,我不僅了解了青島的歷史變遷,還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這種“文化體驗+消費”的場景革命,讓老建筑里的時光沉淀轉化為可觸摸、可消費的文化記憶。

    山海基因重塑:云端與海岸線的“浪漫敘事”

    當五月的海風裹挾著溫潤的水汽拂過八大關的林蔭道,市南區的山?;蛘砸环N更富詩意的姿態蘇醒。這座將“山海灣城”寫進城市DNA的城區,在五一假期里將自然稟賦轉化為可感知、可觸摸的文旅體驗,讓每位到訪者都成為浪漫敘事的參與者。

    在青島云上海天,369米的城市天際線之上,一場名為“禮遇云海暢游”的活動,為游客們開啟了一場云端漫步的奇妙之旅。站在81層的觀景臺,整個青島老城區與新都市的交織景觀盡收眼底。“太震撼了!左邊是紅瓦綠樹的老城,右邊是高樓林立的都市,感覺像是穿越了時空!”來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興奮地說道。

    如果說云端之旅是對山?;虻难鐾敲春0毒€上的體驗則是對這份基因的親密接觸。

    在奧帆中心,“橘子海藍調航線”成為五一期間的熱門選擇。當夕陽緩緩沉入海平面,整片天空化作靜謐的深藍色調,與橘色的余暉交織在一起,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緩緩前行,仿佛置身于一幅動人的油畫之中。

    “潮齊音樂會-夜游浮山灣航線”則將音樂與光影完美融合,40分鐘航程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當《青島青島》的旋律在甲板響起,4K燈光秀將浮山灣畔的樓宇點亮,流光溢彩如潑墨畫卷,歌手隨船獻唱,海風、歌聲、美景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太美了!這種浪漫的氛圍讓人沉醉,感覺整個青島都變得更加浪漫了。”一位游客和朋友分享道。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期間,奧帆中心增設“帆船主題夜游”項目,游客可乘帆船欣賞浮山灣燈光秀,沿途經過五四廣場、情人壩等標志性景點,光影與海浪共舞,成為夜間經濟的新爆點。

    在小麥島公園,“趕海實驗室”的潮汐預測裝置前圍滿親子家庭,孩子們通過AR設備觀察海洋規律,父母則躺在草地上聆聽浪花私語;八大關維也納花園的“創意市集”集結近百位本土手作人,以海洋元素為靈感創作藍染布藝、貝殼雕塑……

    城市IP升級:從“景點打卡”到“情感共鳴”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市南區深諳“網紅”易逝、“長紅”永存的道理。這個五一,市南用文化厚度托起城市IP,讓每個打卡點都成為情感共鳴的觸發器。

    太平角18號藝術院落里,“里院花開”中國藝術名家里院專題展正迎來觀展高峰。五位藝術大家以水墨丹青重構青島記憶,展廳深處,游客們還能在互動裝置前掃碼生成專屬“青島記憶明信片”,傳統與現代在方寸間完成對話。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的“原創IP排排站”活動,則以萌態可掬的文創形象搭建起Z世代的情感入口。當游客與“奧帆帆”“云小天”等IP人偶擊掌互動時,這些承載城市文化基因的虛擬形象,正悄然在年輕人心中種下青島記憶的種子。來自杭州的00后游客小吳抱著“奧帆帆”玩偶不撒手:“它的設計太戳我了,這就是我心中的青島——時尚又充滿海洋氣息。”

    此外,市南區還通過舉辦一系列音樂節、藝術展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無論是萬象城的山海首屆插畫手帳節,還是青島市雕塑館的“在水之湄·女藝術家邀請展”,都讓游客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感受到了青島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這里的藝術氛圍太濃厚了,我觀看了女藝術家展,感覺自己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青島真是一座充滿創意和活力的城市。”來自新疆的游客小張說。

    當五月的晚風再次掠過棧橋燈塔,市南區用一場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證明:真正的城市IP,不在于打造多少網紅地標,而在于能否讓每個到訪者找到屬于自己的情感錨點。從影視取景地到文旅目的地,從流量磁場到情感容器,這座山海之間的城區,正在書寫關于傳承與創新的時代篇章。文/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5/05 14:50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于曉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