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27日訊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2019年她從青島一家物業公司離職后,5年里持續被報稅、做賬相關的騷擾電話所困擾。這些電話不分時段打來,嚴重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李女士起初以為是原東家仍在使用她的電話號碼辦理業務,懷疑信息被濫用,但根據原東家反饋,該公司并未使用她的個人信息。那問題到底出在哪?
離職5年騷擾電話不斷
2018年,李女士在青島一家物業擔任財務。出于工作便利,她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填寫為公司電話。2019年離職后,李女士由于家庭原因,并未再入職其他公司工作,但奇怪的是,她卻經常接到騷擾電話。
李女士起初以為是原東家仍在使用她的電話號碼辦理業務,為此多次聯系前單位質問:“是不是還在用我的號碼做業務?為什么離職后還不斷有電話騷擾?”
但根據原東家的說法,該公司并未使用其電話辦理業務,這讓李女士不解,“到底這些撥打騷擾電話的人從哪得知我的聯系方式呢?5年里,不分時段的給我打電話,我實在是無法忍耐了。”
多家商業信息平臺仍有相關聯系信息
信網依照李女士提供的聯系方式,在網頁瀏覽器上進行搜索后發現,多家商業信息查詢平臺上都展示有她的電話號碼。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信息均源自李女士原東家公司。原來,李女士在職時擔任財務,在企業年報申報環節,為方便工作溝通,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填報在其中。盡管李女士離職后,原東家公司已更新為新的聯系方式,但由于企業年報歷史信息的留存,這些商業信息平臺依舊保留著李女士的電話號碼,作為公司曾用聯系方式的記錄。
即便公司后續完成了信息更新,平臺卻未能及時將李女士的個人號碼徹底清除,使得她的隱私持續暴露,這無疑成了騷擾電話源源不斷打來的關鍵源頭 ,給她的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信網將李女士聯系方式留存于商業信息平臺的情況告知后,李女士隨即聯系相關平臺申請刪除。一周后,信網回訪李女士得知,自平臺刪除其號碼后,她的手機終于恢復久違的清靜,持續5年的騷擾電話困擾至此解決。
離職后要注意清理聯系方式
信網調查發現,商業信息平臺的企業聯系電話、郵箱等數據,除了注冊時登記的電話以外,主要來源于工商年報公開信息。不少財務人員如李女士一樣,在職期間為工作便利,將個人手機號登記為企業聯系方式,離職后卻因平臺歷史數據留存、企業信息更新滯后等問題,導致號碼持續公開展示,成為財稅代理、推銷等騷擾電話的“精準目標”。
信網也咨詢了各平臺客服,客服表示公司聯系電話和郵箱一般來源企業年報里面的企業聯系電話,如需修改,一方面可以通過工商系統修改,通過市場監管部門官網更新年報聯系信息,平臺將自動同步更新。另一方面,企業在商業信息平臺認領企業賬號后,可自行修改或刪除關聯的個人聯系方式。此外,個人發現非本人登記或離職后未清除的信息,也可向平臺申請刪除。(顧青青)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