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以舊換新政策疊加AI應用 2025年消費電子市場值得期待

    原標題:以舊換新政策疊加AI應用 2025年消費電子市場值得期待

    本報記者 何文英

    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

    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AI(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作為其應用的重要承載終端,消費電子產品持續升級迭代。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舊換新政策疊加AI應用加速落地將刺激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釋放,推動產品更新換代,為產業鏈帶來發展機遇。

    有望釋放換機需求

    2024年10月份發布的《2024—2025中國科技類消費電子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國內手機和穿戴等個人消費電子場景營業額預計將超1.1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0%。其中,智能手機零售市場2024年上半年累計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4%。

    AI技術的成熟應用也激發了更多的換機需求。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2024年4月份以來,各廠商發布的AI旗艦機紛紛將語音助手升級為智能體。另據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預計,2024年全球AI手機滲透率將達到11%,并將于2027年提升至43%。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11月份以來,各地積極推出消費電子類政策補貼,或進一步促進相關需求的釋放。例如,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11月26日發布的《江蘇省加力政策·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操作指引》明確,為貫徹落實關于促消費和惠民生有關要求,進一步提振消費,充分釋放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紅利,現安排一定規模的省級財政資金開展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11月2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貴州省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顯示,在已支持的17類家電產品和12類家居商品換新促銷基礎上,將國產手機、平板電腦等高質量消費品納入以舊換新支持范圍。

    華鑫證券發布研報稱,2025年,AI端側設備將進入高速迭代時期,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及下游應用場景的逐漸清晰將為AI端側的大規模換機潮奠定堅實基礎。

    產業鏈公司加緊布局

    在政策補貼驅動以及AI技術賦能的持續推動下,消費電子產業鏈上市公司也在搶抓市場機遇。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已與國內外主要消費電子品牌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成為外觀件、結構件、功能模組和整機組裝的主力供應商。在此次創新周期中,公司持續配合客戶進行AI手機和AIPC(人工智能電腦)相關結構件研發,目前,公司在國產頭部品牌的消費電子整機組裝、結構件和模組領域占有重要市場份額。

    在消費電子領域,松井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覆蓋手機及相關配件、筆記本電腦及相關配件、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四大細分市場。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以舊換新等支持性政策驅動下,預計下游需求將持續旺盛。面對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新機遇,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跟下游頭部客戶的需求變化,并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以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爭取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回應了其在AI消費電子領域的布局。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顯示產品已在客戶具備AI功能的智能手機和IT終端上應用,公司將密切關注AI技術在各領域的發展,把握相關顯示需求。廈門弘信電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憑借多年積累的多層板高端技術,目前公司產品已經應用在智能手機、AIPC、AI眼鏡及其他可穿戴設備。

    對于如何抓住市場機遇,詹軍豪表示,上市公司應加大AI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同時,公司應積極參與以舊換新政策,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響應速度,降低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產品占據市場份額。此外,還需關注政策動態,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充分把握機遇實現快速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08 08:29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