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閃電評論 | 以牡丹為媒,共同講好黃河故事

    原標題:閃電評論 | 以牡丹為媒,共同講好黃河故事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黃河文化、牡丹文化國際影響力,助力國際傳播強省建設,4月9日至10日,2025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暨“共同講好黃河故事”研討會在菏澤召開。以黃河為脈、以花為媒,本次研討會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講好黃河故事找到支點和突破口。

    牡丹架起一座溝通之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當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青年,共同駐足在一株綻放的菏澤牡丹前,為之驚嘆,牡丹便為人們的交流溝通埋下“種子”。過去國際傳播的一個痼疾是敘事過于宏大、話語過于陳舊,“牡丹”則幫助黃河文化以一種更加年輕態、多樣化、場景化的方式“走出去”。無論是組織“花開全球”攜手共創工筆牡丹畫體驗活動,還是在保加利亞索非 亞、巴西圣保羅市組織舉辦主題展示活動,在兩地高校、 文化場館展示牡丹繪畫、書法、剪紙、圖片等作品。這些活動都表明了牡丹是一個小切口,卻隱藏著文化“走出去”的無限可能。

    牡丹架起一座文化之橋。菏澤牡丹,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譽,黃河農耕文明為牡丹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將牡丹作為黃河文化走出去的一個支點,有雙重價值。其一,牡丹本身便歷史悠久,人們有動力去了解牡丹的文化內涵、歷史脈絡;其二,了解牡丹花的歷史,也是了解黃河水脈的契機與窗口,兩者共融共生。為此山東通過舉辦各種牡丹節會,發展牡丹文創,《花開盛世》《錦繡春光》《冠艷群芳》等巨野工筆牡丹畫作品,先后亮相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彰顯了菏澤牡丹的“國際范”。

    牡丹架起一座機會之橋。透過牡丹這一具象元素,人們能夠瞥見奮進的中國形象,這朵“富貴花”如今儼然成為了“富民花”:菏澤立足牡丹特色產業,通過延伸產業鏈、拉長價值鏈,帶動牡丹產業從種植、種苗、切花、觀賞向醫藥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營養保健、工藝美術、旅游觀光等九大領域延伸,不斷放大富民效應。目前菏澤已開發出11大類260余種產品。2024年菏澤牡丹產業總產值達130億元,帶動就業近50萬人,產品遠銷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里,“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和黃河故事逐漸立體起來。

    從歷史深處走來,在齊魯大地上歷久彌新、肆意綻放的牡丹花,是山東向全世界遞出的一張閃亮名片。相信通過持續挖掘牡丹文化、黃河文化,推動兩者相互賦能,一定能為“講好黃河故事”注入澎湃動能,寫就美美與共的國際傳播新篇章。(文/陳自強)

    [來源:閃電新聞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09 15:51
    · 來源 ·
    閃電新聞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