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道路養護進入“黃金期”。3月份開始,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全面貫徹“養早養小”理念,組織全市開展春季養護行動,進一步提升了市政道路、橋梁設施品質,也為群眾“五一”假期出行提供良好保障。
加強養護行業指導
3月27日,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召開全市市政道路設施養護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春季養護工作目標和具體要求,為春養按下“加速鍵”。會上發布并宣貫《青島市市政道路路況檢測調查研究評價報告》,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統籌全市道路基礎數據和常規檢測情況,分析全市市政道路技術狀況指數,根據《城鎮道路養護技術規范》提出預防性養護、維修處治的建議和標準,形成總體評價和區(市)評價,指導區(市)科學制定維護計劃,提升春季養護工作針對性、實效性。
全面組織問題排查
按照“全覆蓋、無遺漏”原則,督促區(市)全面排查道路橋梁設施損壞、功能缺失和安全隱患等問題。重點關注檢查井周邊、管線途徑段、公交車站??繀^等病害多發路段,主體結構、護坡、擋墻等關鍵部位,強化問題導向,舉一反三摸清問題底數。其中,針對頻繁出現道路塌陷、給排水管線密集、管線遷改、暗挖施工及周邊復雜地質區域,利用雷達探測法、面波法等技術手段,檢測道路空洞、脫空等地下病害。結合道路路況檢測養護建議和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渠道群眾訴求,不斷完善問題臺賬,落實閉環管理要求,實施銷號整改。
集中開展病害處置
立足“路面平坦無車轍、設施完善無缺陷”的目標要求,通過“精細養護+大中修整治”相結合,綜合施策、分類處置,著力解決道路各類病害。針對人行道板、盲道設施破損、松動、缺失等問題,及時維修更換為防滑透水型材料,優化行人通行體驗。車行道采用瀝青灌縫、貼縫工藝,預防性處理路面裂縫,有效防止汛期雨水侵入基層,反復侵蝕道路結構,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對于路面車轍、擁包、坑槽、路框差等變形類問題,按照“小坑多補、多坑合補、淺坑深補”原則,使用切割機規整切邊,銑刨機清除病害瀝青,深入修補損壞基層,重新攤鋪、機械壓實瀝青面層,配合人工找補邊、角、縫,保證了路面的緊密、平整、美觀。入春以來,已累計完成路面銑刨蓋被8.3萬平方米,人行道修補9.3萬平方米,盲道維修11.8公里,灌縫16.8公里,貼縫2.2公里。
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進一步加強行業指導,通過組織精細化養護示范路觀摩活動,推動專業化產業隊伍建設。同時,繼續對各區(市)春季養護工作開展“四不兩直”抽查檢查,發現問題立整立改,以良好的道路狀況迎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文/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