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新地標“南京路1號”施工高度破百米 計劃五一期間封頂

    原標題:青島新地標“南京路1號”施工高度破百米

    23日,在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南京路1號)的智慧工地展廳里,一群農民工在認真聽取專家關于AI技術在建筑工上應用的講座,通過沉浸式體驗讓AI“傍身”,讓技術落地、服務“基層”,在保障安全生產同時,提升精工匠造的科技含量,提升建筑施工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中鐵建工集團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南京路1號)智慧展廳,一方面是該項目智慧建造技術的濃縮展示,另一方面以更形象、更直接的方式,讓一線施工人員更真切地了解并熟練掌握智慧建造技術應用。據項目技術部長姜志鵬介紹,該展廳約108平方米,在有限空間內集中展示智能技術應用,讓從事一線施工的工友通過沉浸式教育培訓,迅速熟悉智能建造場景。

    活動期間,項目團隊邀請中鐵建工集團智能科技中心運維負責人張克磊現場授課,深入淺出地講解AI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為了讓工人更直觀感受智能科技,活動現場設置了體驗環節。在VR安全教育區,工人通過沉浸式體驗,親身感受違規操作帶來的嚴重后果,極大提升了安全意識。

    該項目設置工人服務站,連接起科技與一線工人。項目團隊依托服務站定期開展培訓與實踐活動,提升一線工人對智能科技的認知與應用能力,讓先進技術真正落地。目前AI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在安全施工、質量管控等各個場景,比如利用智能巡檢機器狗代替人工到施工現場危險區域進行巡檢,通過AI分析危險源,識別火焰、煙霧、人員未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背心等情況,極大提高危險作業區域巡視管理效率及安全性。

    此外,在項目鋼結構施工時利用智能焊接機器人,以其高度的靈活性完成復雜焊件焊接,較高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保證了焊接質量和焊接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施工現場的塔吊安裝了智能化監測傳感器,實時反饋數據,幫助司機精準操作,提升吊運效率與安全性。

    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轉換層施工,計劃于五一期間封頂。轉換層是項目一大施工難點,該結構由英國福斯特設計院設計,采用“三柱合一”的新穎結構形式,位置高100多米,國內外現無可參考案例,屬于首例創新工程。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 記者 徐美中)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25 08:16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