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色產業發展有道!青島市藍莓種植面積10萬余畝
9日下午,為期兩天的全省果業高質量發展(藍莓)觀摩培訓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結束,大會通過實地觀摩、技術發布、專題培訓等環節,共繪山東藍莓產業升級新圖景,共謀提升國產果業競爭力的技術模式。西海岸新區藍莓采摘節同步啟動,青島市藍莓規?;a基地分布圖、規?;|生產基地分布圖和西海岸新區藍莓采摘路線圖發布。
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全省果園面積907萬畝,總產量2042萬噸,平均畝產2284公斤,位居全國第一。青島市藍莓種植面積10萬余畝,產量9萬余噸。
“我們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技術領先的藍莓組培技術研究中心,年育苗3000萬株,占全國市場份額30%以上,推廣新品種20余個。”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負責人在觀摩會上向大家介紹。位于張家樓街道的青島優芮農業科技公司,是佳沃集團旗下以藍莓品種選育、引進、繁育、技術服務為主的種業科技公司。在該公司3000平方米的高標準組培中心里,裝著嫩綠種苗的培養瓶整齊排列。“經過組培育苗、穴盤育苗、缽苗育苗三個生長階段,一年就可成長為成品銷售苗。”公司李經理表示,公司每年可培育2000萬株高純度、高品質,穩定性強、抗病性強的藍莓種苗,實現育苗全流程可追溯標準化生產。
白色栽培盆整齊排布,足有一元硬幣大小、掛著白霜的藍莓綴滿枝頭,智能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在基質盆間無聲流轉……在位于寶山鎮的青島森茂常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公司負責人向觀摩人員分享栽培技術:“與傳統地栽相比,這種基質栽培模式讓藍莓的根系更加發達,營養吸收更加充分,而且產量更高。”
2019年開始,基質栽培作為一種新型栽培模式開始在藍莓等作物上進行示范推廣,融合現代設施技術、水肥一體化及綠色防控等模式,鮮果上市時間提前到2月上旬,采收時間一直延長到5月份,而且栽培出的果實更大、口感更佳、品質更可控。“基質栽培可以打破土壤理化條件和透氣性對藍莓栽培的限制,有效解決土壤改良難題,是我市當前主推的農業生產新技術之一。”市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青島積極發展鮮食藍莓的同時,強化品牌創建,注重三產融合,不斷創新深加工技術,先后培育16家規模較大的企業,20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200余家家庭農場。目前已形成青島藍莓產業從品種引進、種苗繁育、基地種植到果品深加工及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4個品牌獲得國際有機產品認證。
紫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是大會的其中一個觀摩點,該公司是集種植、技術研發、生產、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主要從事藍莓產品研發、果汁、果酒及水果白蘭地的加工,年生產NFC果蔬汁約8000噸。“五黑莓果NFC復合果汁創銷售、好評、人氣、好價連續獲得四個榜首。”公司負責人辛經理介紹,目前,藍莓產品已進入3萬家高端品牌便利店。
“我們創建推廣‘部門+科研部門+種植基地’模式,加快基質栽培、水肥一體滴灌等關鍵技術普及應用,打造藍莓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引導農戶采用先進技術增產增收。”青島市農技中心副主任李松堅介紹。(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黃光麗 通訊員 傅景敏)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