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區電動車“安家”,一周上百單
每天都有十多個小區打電話要去上門安裝,一周訂單上百個……最近一段時間,青島各小區都在積極推進電動自行車棚的建設,運營公司的訂單爆滿。記者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安裝的費用誰來出、如何選址依然是安裝過程中最主要的兩個難題,各小區都在積極探索符合自身情況的模式。
河西街道已建341個充電樁
電動車已然成為很多人上班路上“形影不離”的“好伙伴”,但便捷背后藏著許多安全隱患,如果將電動車推進電梯上樓,停放在樓道內充電,或者直接放在家里充電,“好伙伴”就成了身邊的“定時炸彈”。
為解決這一問題,河崖社區德馨筑家小區一期所屬的社區及物業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在8號樓和12號樓之間的位置,新增一處電動自行車車棚,解決電動自行車停放及充電的問題。
3月8日,河崖社區德馨筑家小區一期,新修建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已經動工。據介紹,該車棚是小區物業出錢建設,后期的充電價格也跟家里一個價。
“等新車棚建好后,電動車充電、停放都有了位置,車也不會被日曬雨淋,真是太方便了。”小區居民對于電動車棚建設充滿期待。
記者從河西街道辦事處了解到,目前轄區已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物業項目共計15家,充電樁341個,停車棚29處。計劃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物業項目2家,計劃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樁153個。
運營公司一周接了上百單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青島各小區都在積極推進充電樁建設,運營公司的數據最具有說服力。青島盛泰和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王經理說,最近一周時間,他的電話都被打爆了。“每天能接到十多個小區的訂單,讓我們去現場勘查施工。”王經理說,一周訂單已經超過了100個。他們安一個充電樁可以有十個接口,加上一個停車棚的話成本差不多七八千元。一個充電樁,可以滿足小區內五六十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
據介紹,他們充電的費用按照時長來收費,一般的電動車1元錢可以充4個小時,基本上平時騎行的小電動車都能充滿。“收費并不高,我們收回成本要七八年。”王經理說,這個市場目前還在積極探索過程中。他們公司主營光伏電站、儲能、充電樁建設及運營,2023年年底才決定面向小區、社區免費投放充電樁。年前剛剛備貨,結果年后突然爆發很大的市場需求。
作為專業的設備廠商,他們對于質量把控比較嚴格,近期各企業的訂單都出現暴增,他們依然以保障質量為前提,所以安裝的速度相對較慢。業務員們也是加班加點工作,讓小區里的電動車盡快“安家落戶”。
費用誰出?主要有兩種模式
新建充電棚,費用誰來出?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物業來承擔基礎的建設費用,后期居民充電時的價格比較低,跟日常用電的價格一樣,每度電0.55元。
另外一種是由專門的運營公司免費建設,停車棚、充電樁由運營公司來建設,物業負責協調好場地。收費的模式略有不同,但是價格相對較高。
河西街道辦事處城管辦的劉主任介紹說,轄區兩種情況都有,主要看物業公司的收入情況,這方面并沒有專門的規定。基礎設施由物業公司負責建設,充電價格跟家里的用電價格一樣,也就沒有了帶著電動車回家充電的動力。
“我們小區太小了,本來收費就不多,一下子就要投入兩三萬元。”樂天家園小區的物業負責人劉經理說,他們小區只有幾棟樓,每年的物業費收入都不多。因此,這屬于一筆不小的開支,他們跟一家運營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對方進行安裝。不過,目前運營公司的安裝業務比較多,正在逐個小區安裝,他們建設了一個臨時的充電設備。
多部門聯合解決選址難
對于很多小區而言,如何選址是最大的困難。在推進的過程中,不少物業經理都反映選好了位置,公示的時候總有業主不滿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小區充電樁的建設有明確規定,多層建筑的小區距離單元樓要超過5米,高層建筑小區要超過9米。
河西街道辦事處城管辦的負責人劉主任介紹說,小區內部的產權屬于業主所有,他們要求物業在推進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選址,必須進行公示通過以后,才能夠進行開工建設。
同時,街道辦事處也聯合多部門,通過疏堵結合的方式推進。據介紹,他們成立了電動車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17家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全覆蓋治理工作,加強日常巡查,做好住宅小區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并勸阻在單元門廳、樓梯間、樓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區域違規停放及“進梯(含電梯)”“入戶”“飛線充電”等違法違規充電行為,建立健全安全巡查記錄和問題報送臺賬。
同時,他們協調公安、消防、應急、執法中隊開展聯合執法,發現重點隱患立即整改,切實消除隱患。截至目前已巡查8家物業小區,開展聯合執法5次。針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整治力度,讓轄區居民了解到事情的重要性。同時,加強與居民的聯系溝通,讓更多小區的建設工作有了很快的進展。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