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青島市政府同意,日前青島市民政局印發了《青島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稱《規劃》),規劃指出,未來五年,我市將著力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健全完善老齡政策制度,發展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健全老齡工作體制機制,推動青島老齡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十三五”末,全市老年人口將超過185萬
伴隨著20世紀50年代中國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步入老年,“十三五”期間,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進入快速增長期。將繼續凸現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齡化突出、空巢化顯著、農村老齡問題加劇等特點?!兑巹潯分赋?,“十三五”末,預計全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人口將超過185萬,占總人口的23%以上,女性老年人口數高于男性老年人口數。比“十二五”末凈增約27萬人,提高約17%。
《規劃》分析,“十三五”期間,老齡發展面臨挑戰的同時,也充滿機遇。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快,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將上升為事關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和老年人福祉的戰略問題,實現老年人小康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和前提。經濟社會發展將為“十三五”期間老齡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支持。隨著政府職能不斷轉變,改革領域不斷擴大,進程不斷深入,體制不斷完善,公共服務供給不斷增強和養老資源配置不斷優化,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和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將為老齡事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老齡產業、養老服務業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十三五”末,全市老年人入學率達到18%
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兑巹潯分赋?,要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支持老年文體活動,健全老年精神關愛體系。發展老年教育, 以各級老年大學、老干部和老年活動中心為主陣地,積極整合社會優質資源,辦好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和老年學校,規范準入制度,降低招生門檻,增加教育內容,滿足老年人就學需求。完善市、區(市)、街道(鎮)、社區(行政村)四級辦學網絡,到“十三五”末,全市老年人入學率達到18%,老年教育參與率達到20%。
要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大力開展經常性、大眾化的老年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加強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設立老年人聊天室、心理關愛站等服務場所,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導、心理咨詢、心理干預等服務。重點關注病殘、空巢、高齡、臨終老年人的心理服務需求。
失能老人臨終關懷納入長護保障體系
《規劃》提出著力完善老齡政策制度,健全養老保障體系。
健全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所有農村地區,將失能老人臨終關懷納入長期護理保險保障體系。
建立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體系。在新建或改建的居民區,按區域面積和人口數量配套建設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服務中心、室外活動場地等多種類型的養老服務設施。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和適老化改造。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養老機構場所無障礙設施率達到100%。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要制定適老化改造計劃,增補無障礙設施。到“十三五”末,實現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設置率不低于80%,已建公共設施和涉老設施無障礙率不低于60%,老年人服務設施無障礙率不低于90%。
推進健康老齡化,提高老年健康水平。實施“健康+”行動,打造“生育-預防-治療-康復-護理-養老-臨終關懷”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鏈。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為65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2020年實現健康管理全覆蓋。
養老機構打造“醫養康護”服務模式
《規劃》指出,著力發展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完善為老服務體系。
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行民辦公助、公辦民營、連鎖經營等運作模式,引導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促進醫、養、康、護相結合的新型服務模式發展。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達到50張,護理型床位占40%以上。區(市)級以上城市專業性養老護理機構覆蓋率達到80%。構建養老、照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的服務模式,“十三五”末,有條件的養老機構都要實現醫養結合。
建立區(市)、街(鎮)、居(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城市社區達到90%以上、農村社區達到60%以上。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達到50%以上。
發展老齡產業,推進養老服務業科技創新,創新“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老年金融、老年保險,建設科技養老服務平臺。打造青島養老服務產業園區。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