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醫養結合為4萬人支出9億 扶持政策今年出臺

    2016-01-22 01:29:22
    作者:王鑫鑫 吳學惠
    責任編輯:夜樓
    青島醫養結合六種類型成亮點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可老齡化加劇 ,慢性病患者、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4-2-1”家庭照護模式難以為繼,怎么辦?青島探索十余年,“醫養結合”來辦!1月21日,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來青,聽取了島城醫養結合工作匯報,六大模式成亮點!據介紹,青島形成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 、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類型,初步實現了醫、養、康、護有效銜接的服務新格局。目前具備醫護資質的定點機構有500家,民營占95% ,長期護理保險資金3年為4萬人支出9億多元。

    哪些人需要養護?主要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

    提及醫養結合,核心自然是“人”,可是,首先需要搞清的是養護的是哪些人?哪部分人有這方面的需求?

    1月21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青島市醫養結合工作匯報會議上獲悉,截至2015年年底,青島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60萬人,老年人口總數占全市戶籍人口的比例已達20%。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0萬人!

    據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海濤介紹,患有慢性非傳染疾病的患者,上了年紀的老人,可能造成半失能或者完全失能,面臨著住院難、經濟負擔重、家屬陪護壓力大等困難,而青島“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解決了他們的煩惱。

    據青島市民政局副局長張中東介紹,民政部門牽頭為本市戶籍60歲以上“三無”、低保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務時間不少于45小時,對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務時間不少于60小時,區市政府按照城鎮每小時15元,農村每小時1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在什么機構養護?具備醫護資質的定點機構有500家

    失能、半失能等有需求的老人在什么機構養護,也是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了解到,改革現有的醫療服務模式,建立醫院、社區、家庭多層次的醫療護理體系,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社會化的醫療護理服務。

    人社部門方面,對提供長期醫療服務的護理機構實行協議管理,只有具備醫療資質的機構才能進入。實踐中,只有兩類機構可以進入,一是經衛生部門批準成立的醫療服務機構,二是經衛生、民政部門批準成立的具備醫療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和殘疾人托養機構。

    截至目前,全市具備醫療護理資質的定點機構已發展到500家,其中,老年護理院或具備醫護資質的養老機構39家,醫療專戶機構15家,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有4000余家。500家定點機構中,民營數量占95%,承擔業務量98%以上。

    護理資金從哪里出?來源于醫?;?,設長期醫護保險制度

    醫養結合,養護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這部分錢從哪里出?

    對此,青島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劉林瑞給出了解答。《關于建立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的意見(試行)》規定,護理資金分居民和職工兩部分,主要來源于醫?;?,另有一部分是福彩公益基金。2015年以前,居民護理保險資金大部分來源于福彩公益基金,2015年以后,全部來源于醫療保險基金劃撥,福彩資金不再允許用于護理資金。

    關于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資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按照不超過基本醫療保險歷年結余基金的20%一次性劃轉;另一部分每月按照個人賬戶月計入基數總額0.5%的標準,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轉,這部分資金每年約5億元。

    關于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資金,按照不超過當年居民社會醫療保險費籌資總額的10%,從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基金中劃轉,每年籌資規模約3億元。

    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每年固定劃入護理保險的資金共為8億元。

    如何開展養護?四種模式可選:專護、院護、家護、巡護

    無論是失能、半失能還是其他需要養護的老人,在醫養結合機構里,如何開展護理呢?

    青島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劉林瑞介紹說,根據參?;颊卟煌淖o理服務需求,探索培育了四種醫療護理模式:一是依托二、三級醫院建立的“專護”模式;二是依托社區護理院建立的“院護”模式;三是依托社區醫療機構實施登門服務的“家護”模式;四依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立進門入戶的“巡護”模式。護理保險結算實行床日定額包干,其中“專護”按床日費170元,“院護”按床日費65元,“家護”按床日費50元進行結算,“巡護”發生的醫療護理費按每年800~1600元進行結算。

    有哪些類型?六種醫養結合類型成亮點

    所謂醫養結合,二者到底咋結合的?有哪些結合的類型?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經過一系列的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形成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類型,初步實現了醫、養、康、護有效銜接的服務新格局。這六大模式也成了醫養結合的亮點。

    醫中有養:鼓勵二、三級公立醫院轉型為老年醫院、護理院或開設老年專護病房,提供醫養結合型醫護服務,形成層次清晰、分工明確醫養結合服務新體系,18家醫院實現轉型發展。

    養中有醫:“兩個機構、一門服務”養老機構中設置醫療機構,共同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醫聯結合:大型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建立醫聯體。

    養醫簽約:對于沒有條件辦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通過與附近醫院簽約的形式,由醫院承擔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

    兩院一體:在新建衛生院的同時建立敬老院,統籌規劃、統一建設,實行“兩院一長”。居家巡診:對患病老人,開展家庭出診、全科呼叫、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延伸性醫療服務。

    有何成效?為4萬人支出9億元,扶持政策今年出臺

    據統計,從2012開始實施至今,3年多來,已有4萬名參保者享受到此待遇,支出護理保險資金9億多元,平均年齡80.4歲。護理機構通過開展帶有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等臨終關懷性質的服務,讓1萬多名老人有尊嚴地走完了生命最后旅程。目前正在接受護理保險的失能老人約1.6萬。

    從四種護理模式的綜合統計看,護理保險人均床日費用56.2元,只有二、三級醫院的1/20,人均床日個人負擔4.2元,只有二、三級醫院的1/77,大大減輕了個人和家庭的負擔。

    為進一步促進青島市醫養結合服務發展,2015年市政府研究室、市民政局、市衛計委聯合起草了《青島市促進醫養結合服務發展的若干政策》,2015年12月1日市政府常務會研究,《政策》制定了28條具體扶持政策措施。爭取今年初盡快出臺。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實習生 吳學惠

    [編輯:夜樓]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