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業余俱樂部
業余教練員也研究起了“教育學”
除了職業足球俱樂部已經開始深耕校園足球產業之外,部分業余的足球俱樂部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我們俱樂部從2011年開始跟教育部門合作搞校園足球活動,到現在已經四年半多了,現在合作對接的學校已經有18所”,鯤鵬俱樂部的總經理吳建濱說,起初他們是從市南區入手,現在已經涉及到了市北區和城陽區,“最早的時候我們是通過教育部門搭建平臺,為學校免費派人去教孩子踢球”,吳建濱說,那時候咱們中國足球、青島足球基本上算是跌到低谷了,“我們就想拿出一部分精力、財力來給青島市的足球培養點后備人才,加上俱樂部的地址在市南,有很多退役的球員在我們業余球隊效力,他們跟足球有很深的感情,這種契機之下就開展起來了”,沒想到現在迎來了春天,“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年初,校園足球一下子上升到國家層面,我們也成了受益者,尋求合作的學校越來越多,教育部門也在用購買服務、給予補貼等方式來讓我們進入校園,俱樂部也從最初的十個教練員,到現在已有接近40個教練員了”。
從職業或者業余球員到入校教孩子,這其中也需要有個轉型的過程,因為面對的是孩子們,這些球員 、教練員們展示出來的東西就特別重要。對此,吳建濱說,教練員首先要具備行業主管部門發放的教育部門認可的校園足球教練員上崗證書,“我們要參加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班,我們自己內部也有培訓課程,還跟國字號的教練員合作,開展實戰授課”,除此之外,鯤鵬俱樂部還請學校的優秀教師,給教練員們教授有關少年兒童心理、生理特征方面的內容,“讓教練員能夠抓住孩子的心,讓孩子愿意跟教練員學習和交流,此外,我們對教練員也有一些行為規范的要求,畢竟他已經不是一名單純的教練員 ,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了,他的言談舉止對于跟他踢球的孩子影響會很大,如今社會大環境轉好,俱樂部已經有很多教練員從業余轉為了專職,成績喜人。
4 市北區
足球教師和校長,半年培訓不下三次
據位于市北老城區的陵縣路小學校長管彥莉介紹,目前全市每個區都有足球特色學校,“像市北的延安二路小學、上清路小學、宜陽路小學,這幾個學校從硬件設備上,和搞校園足球的時間上都做得很好 ,他們已經搞了很多年,很有成效”,管校長介紹說,雖然近兩年校園足球得到了很高的重視,但這個項目一直都有學校在做,“有的學校已經積累起了成熟的經驗”。管校長說,目前全區對足球教育都非常重視,“最早的時候確實出現了師資不足的問題,沒有專業的足球教練,即便是有的能夠教一教,也只是憑借一定的興趣愛好 ,大都是非專業的足球老師”,管校長說,但是近幾年市北區加大了對老師的培訓力度,“光這個學期針對教練和校長的培訓就不下三次,規模非常大,次數也很密集,對師資的培養、對校長專業知識的幫助都很大。”
不過,管校長也坦言,雖然師資問題已經不大,但場地仍然受限,“比如我們學校,場地比較小,很難達到標準化足球場的標準,搞比賽在學校里就很難進行”。據了解,陵縣路小學目前的校園足球課上,會把技術性的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但如果要搞比賽,就必須要把孩子帶到大型場地去,“這樣一來,能否找到合適的場地,如何包車,以及安全問題等都會一個一個跟來”。
雖然因為場地受限,陵縣路小學只是把足球作為一個體育運動項目來教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掌握不同的技巧,這是體育課中的一項內容,我們學校是以一名專業的足球體育老師為主,另外兩位搞排球和帆船的體育老師跟他集體搞課前教研,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主備足球的老師就要跟其他老師進行相關研討,這個過程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普及。
5 李滄區
13個學校實現了一校一個專職教練
說到與足球俱樂部的合作,李滄區很有發言權,李滄區教體局體衛藝科負責學校體育工作的李程告訴記者,李滄區和中能的合作從2013年就開始了,“中能的青少年訓練基地坐落在李滄區,指導起來比較方便,起初是利用他們現有的教練給我們全區每個班輪流開展足球進課堂的活動,在這個基礎上,給每個學校組建了學校的足球隊,2013年區長杯的足球聯賽上,我們就有71只隊伍,在去年前年的基礎上,2015年我們就進行了全面合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從中能聘用了17名專職教練員”。
據了解,按照17名教練員的分工,李滄區的學校分了三個層次:示范學校、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對前兩類的學校實行的一個學校定點安排一個教練,李滄區在職的將近200名體育老師中,真正搞足球專業的只有十幾二十個,而且他們還身兼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訓練競賽,真正能夠指導校園足球項目的時間非常有限”,把這17名教練員充實到學校中以后,就有13個學校實現了一校一個教練,“他們每天下午都去上課,當天下午兩節足球課,一下午的校隊訓練,我們利用中能教練員的優勢 ,充分做好普及”。記者得知,中能俱樂部輸送的教練員,最多的一個周能上10節足球課,“能帶十個班級 ,我們通過對自己的老師進行的業務培訓,也基本上達到了每個班級每周都有一節足球課,這就是我們普及的目標”。
據了解,李滄區抓校園足球,俱樂部抓青訓,兩家一拍即合,從起初的免費到如今的政府購買服務,記者得知,“兩家合作投了約200萬元,各自出了100萬元”,李程說,這200萬元除了聘用教練、給校隊隊員投保險、配備訓練服裝 、裝備等,還包括平時搞區長杯聯賽、夏令營等常規活動等的費用,一共42個學校享受到了專業足球教練員的服務,其他的師資、場地等各方面相對薄弱的學校,我們也采取一個教練輻射五個學校的方式,輪回給予指導,已經實現了李滄區境內的公辦的中小學全部覆蓋”。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