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蘋果大豐收價格減半 大多數產自平度萊西

    2015-11-15 07:47:55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光影

    青島蘋果的發展路

    “青島的蘋果產地主要在平度和萊西,面積達30多萬畝。”市農委果茶站李站長說,而整個青島蘋果的種植面積達到了48萬畝,去年青島蘋果年產量達到了54萬噸,今年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李站長說,山東半島自明清時期就開始栽培蘋果。青島近郊嶗山1915年從日本引進國光、紅玉等蘋果品種苗木300株試栽觀察。1929年,在嶗山地區結合培訓技術隊伍,開始西洋蘋果的推廣栽培。

    1982年之后,果園總面積急速增長,蘋果栽培的品種主要有國光、紅星、紅玉、金帥、秋花皮等,面積約20萬畝。從1999年起,青島適當壓縮蘋果晚熟品種面積,新栽植嘎啦、藤牧一號等早熟品種。

    2008年,市農委果茶站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在國內首次從意大利引進6個蘋果自根砧苗木品種定植示范。預計今后3-5年內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模式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蘋果

    “從小國光到紅富士,蘋果的品種也隨著時代發生變化。”市農委一位果樹專家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主要吃的蘋果品種有小國光、金帥、紅星、紅玉、印度、青香蕉,而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則換成了紅富士、嘎啦、喬納金、藤牧一號等。如今原來的老品種還在,只不過數量減少,市面上不多見罷了,這主要是由于品種不斷更新,以及人們求新求異的想法造成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吃的蘋果不僅要求口感好,還在乎形狀好看、個頭大。”從事水果銷售14年的劉永光說,以紅富士為例,以前的紅富士蘋果以條紋紅為主,現在換成多是整片紅,看上去更鮮艷,而且新品種的個頭也越來越大。一些老品種如小國光,由于市面上非常少,如今反而成了稀罕物,價格也從十幾年前的每斤不足1元,上漲到現在的每斤3.5元左右。

    寓意平安禮物必備

    “賣蘋果嘍……”城陽43歲的李女士說,小時候,到了初冬,每次聽到這樣的叫賣聲,自己就拖著母親趕緊往大街上跑。那時候盡管生活不富裕,但母親總會買上

    一筐蘋果,回家后藏在麥粒堆里,主要是防止孩子們偷吃。每次吃的時候,母親就會一番搗騰,選出有硬傷或是有腐斑的蘋果先吃,完好的繼續留下來,于是一筐蘋果能吃上一個冬天。到了來年開春,留下的多半爛掉,甚至有些干癟。

    “在我們這里,蘋果還寓意‘平安’。”李女士說,記憶中,遇到老人生病,或者春節走親訪友,蘋果便是最主要的禮物。每次走親戚往往要帶上6個或是8個蘋果,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回來的時候,親戚通常留下兩個蘋果,作為回禮則換成兩個橘子。“母親每次要拿蘋果送人,我就會哭個不停,而這一招總是見效,母親于是就會放回去兩個。”李女士笑著說。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