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十”收尾,青島樓市表現得也是不溫不火。一方面,超萬套的新房成交量給后市打下了高溫基礎,同時年內第五次降息也讓房地產行業再次迎來政策暖流;不過 ,11月新盤入市量有所降低,這讓年末樓市前景成為未知數。業內認為,連續降息對樓市影響效果有限,目前青島仍以去庫存為主,預計12月份為完成業績指標,成交量或將達到四季度高潮。
“銀十”新房成交過萬套
10月份結束,根據青島銳理數據顯示,“銀十”期間,青島市商品住宅成交數量為11480套,成交面積為1187961.2㎡ ,成交均價為8325元/㎡ 。環比相比,成交套數下降5.16% ,成交均價上漲3.03%。
從區域上來看,市南區、李滄區為銀十表現增添光彩。其中,市南區成交套數環比上漲129.91%,上漲幅度位列第一,李滄區以72%漲幅緊隨其后。而市北區,包括原來的老四方,成交套數都有不同程度下跌。在價格方面,除了原市北區成交均價環比上漲,市區其它區和嶗山區均有所下跌,其中嶗山區環比跌幅最大,達到33.94%。從銷售套數來講,市區內李滄區依然是成交大戶,達到1350套。
雖然高成交量、連續降息讓人們對年末市場頗為看好,但“冷空氣”也在同時間抵達青島樓市。轉入11月后,開發商推新盤的熱情將開始稍有冷卻。據統計,11月共有19個新樓盤計劃入市,其中純新盤12個,加推樓盤7個。從分區情況看,市北區共6個樓盤上市成為新房市場最熱區域,而在“金九銀十”樓盤扎堆入市規模最大的李滄區則迅速轉冷,11月,李滄區只有1個新樓盤上市。
未來兩月銷量或將增加
來自房價點評網青島機構高級分析師郭軼凡分析認為,10月份市場不溫不火,前三周商品住宅成交量甚至還不如9月份同期,“銀十”遜色是必然現象?;仡櫷?,臨近年底的市場一般都比較活躍,每年的11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量都會高于月均成交量,比例會超過年度總成交量的10%,尤其是2010年 ,11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占全年成交的12.46%。
郭軼凡認為,對于青島市場而言,去庫存才是重點,為了保證順利去化,項目蓄客時間普遍延長,10月沒有如約開盤加推的項目,推遲到年底扎堆開盤的就會相應增加,所以11月的成交量會反超10月份,而12月份是年底考核的最后節點,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必定會突擊推盤,成交量會達到四季度的高潮。 青島鏈家網運營總監張斌分析指出,央行最近的一次“雙降”對于剛需購房者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大“助力”,政策利好的接踵而至也能刺激改善型置業者的入市腳步。
連續降息,普漲局面難以再現
隨著多次連續降息降準帶來的購房者、房企成本降低,樓市行情升溫明顯,不僅銷售情況好轉,房價也在年內實現了由跌轉漲。
銳理地產總經理馬光明表示,降息對購房客戶來說能直接降低還貸成本,一定程度刺激客戶入市,緩解當前庫存壓力;降準對開發企業來說能一定程度緩解資金壓力,這是直接影響,對地產行業直接利好。
同時雙降及前期存貸比取消、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等政策,資金流動性的釋放將進一步加碼,為規避資金貶值風險,將可能會再一次激發樓市投資熱情,但市場分化將會更加明顯,普漲局面難以再現。
鵬翔地產劉翔則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處于一個上行的大周期,但上行速度明顯減緩,此次降息更多是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因為年內連續幾次降息已經把對市場的刺激作用釋放差不多;另外,受青島樓市供應量影響,房地產價格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同時,他認為,降息對剛需客戶的影響會更大一些,而對改善性需求的影響則不明顯。
◎新聞鏈接百城房價連續3月雙漲
在環比連漲6個月后,10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達到了10849元/平方米。11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10月份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10月全國樓市繼續保持平穩上漲,百城房價均價繼續保持環比、同比雙雙上漲,分別上揚0.3%和2.07%。
報告指出,環比方面,環比上漲0.30%,漲幅較上月擴大0.02個百分點。從漲跌城市個數看,48個城市環比上漲,52個城市環比下跌。與上月相比,本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減少11個,其中漲幅在1.00%以上的城市有17個,較上月減少7個;本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增加11個,其中跌幅在1.00%以上的城市有21個,較上月增加8個。青島10月份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75%,均價為8836元/平方米。
同比方面,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2.07% ,漲幅較上月擴大0.71%。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2019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65% ,漲幅較上月擴大0.15%;同比上漲6.65% ,漲幅較上月擴大1.01%。 報告指出,10月全國樓市平穩回升,百城價格指數環比、同比繼續雙漲,且漲幅均有所擴大。政策方面,央行宣布自10月24日起,降息0.25個百分點,降準0.5個百分點,持續降低購房成本,同時進一步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另一方面,在政策刺激和房企積極銷售策略推動下 ,成交量保持平穩。展望未來,在持續寬松的政策環境下,購房需求將繼續穩步釋放。同時,隨著年底臨近,多數房企在年度銷售目標和資金回款壓力下 ,將采取更積極的銷售策略,市場整體庫存壓力將繼續緩解。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