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第一視點丨“兩全其美”的重組

    原標題:第一視點丨“兩全其美”的重組

    潮新聞 記者 金春華

    日前,杭州大運河杭鋼公園里音樂飛揚,來自全國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歡聚于此,歡享草莓音樂節。

    這里,曾是運行了60年的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半山鋼鐵基地,如今以文化公園的新貌重生。風吹過花海,公園里留存的運煤蒸汽機車、高爐、煙囪,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十里鋼城”變身的故事。

    本世紀初,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面對沿海省市國有企業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新形勢,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競爭的新格局,浙江加快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已勢在必行。

    但國企怎么改?如何優化國有資產的布局和結構?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一連串難題撲面而來。

    2003年4月1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杭鋼調研。

    當時,杭鋼在做強主業的同時也探索發展了一些非鋼產業。

    習近平同志在調研中說:“主業求強不求大,符合當前抓質量、抓效益、抓內涵的要求。非鋼產業的發展,實現了兩條腿走路,東方不亮西方亮,堤內損失堤外補,這一點很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區位、要素、市場等多重因素發生變化的當時,非臨海布局的鋼廠,發展制約已逐漸明顯。習近平同志為杭鋼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要充分發揮我們浙江的區域優勢,發展臨港工業。”

    往沿海找路子!裂變,就此開始。

    不久,沿海的民企寧波建龍鋼鐵有限公司在建廠過程中遇到了國家宏觀調控,無法獨立完成項目,面臨停產危險。

    在習近平同志指導下,杭鋼和寧波建龍聯合重組。

    當時,像杭鋼那么大的鋼廠采用混改模式,全國少見。

    為此,習近平同志3次到北京協調,報上去的重組方案,體現了“強強聯合,多元化投資,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向。“如果沒有習書記的膽略和智慧,他不去向北京協調,就得不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復。” 時任杭鋼集團董事長童云芳說。

    “今天的浙江能有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大好局面,正是一以貫之落實習書記當年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的結果。”時任省政協副主席王玉娣回憶。

    2006年3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了寧鋼項目;7月7日,寧鋼召開第一次股東會……9月15日,習近平同志來到寧鋼調研。

    此時,寧鋼重組已經完成,杭鋼是第一大股東,還有寧波建龍等兩家民營股東。

    在臨時騰出來的一個簡易工棚內,習近平同志召集大家開會。他肯定這次重組做到了“兩全其美”,既讓杭鋼相對控股寧鋼,為杭鋼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又讓民營經濟持有一定的股份,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的積極性也沒有受到影響。

    “習書記講得非常真誠,很感人,也很客觀,同時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獨到的戰略眼光。杭鋼寧鋼的重組,就是‘兩個毫不動搖’思想的生動體現。”童云芳說。

    與杭鋼的合作,讓寧波建龍這家民企擺脫了可能停產的境遇,終于實現復工。而對于杭鋼來說,寧鋼生產啟動后,杭鋼半山鋼鐵基地于2015年12月平穩關停,杭鋼成為全國去產能的典范。

    2002年,杭鋼集團各產業的銷售總額達95.6億元,其中鋼鐵產業占49.9%。到2007年,杭鋼集團各產業總額已達412.87億元,增長了3倍多。

    現在的杭鋼,擁有全資子公司寧波鋼鐵,在推動鋼鐵智造高端化轉型之際,做優現代流通戰略優勢產業,同時大力布局節能環保、數字科技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

    當年,習近平同志引用“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句話,指導大家要目光長遠,立足未來,要敢于創新和探索。如今,混合所有制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浙江經濟的一大特點。

    [來源:潮新聞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13 11:55
    · 來源 ·
    潮新聞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