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丨千年瓷都的新時代

    原標題: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丨千年瓷都的新時代

    伴隨近6000件瓷坯入窯,始建于明末的徐家窯點火復燒。景德鎮用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老柴窯,展示著傳統瓷器燒制技藝。

    千年窯火不熄,淬煉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108條歷經千年的老城里弄、600余年的御窯廠遺址、400余年的明清窯作群落,今天的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正在重現古籍中“陶陽十三里,煙火十萬家”的繁華。

    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景德鎮考察,這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之后總書記首次國內考察。在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他詳細了解陶瓷文化保護與傳承情況,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叮囑大家要“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一個景德鎮,半部陶瓷史。這座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的城市,過去10年,曾在困境與阻力中徘徊,又在覺醒與改革中重生。2014年,是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開局之年,景德鎮啟動御窯廠等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期待用改革帶動陶瓷文化和城市的復興。

    2015年3月,三位在考古界享有盛譽的文物專家,聯名給中央寫了一封信,信中關于“御窯廠遺址出土的上千萬件瓷片,連存放和保護都很困難”的細節,引起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

    這封信的背后,是景德鎮的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御窯廠遺址,代表中國古代制瓷文明的高峰,卻一直被各類民宅和辦公樓擠占,遺址保護利用一度成為難啃的硬骨頭。

    收到信后,習近平總書記一年之內先后兩次就御窯廠遺址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搶救第一”的原則下,景德鎮擴大御窯廠遺址保護范圍,正式啟動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一個以御窯廠遺址為中心的陶瓷文化都市,在景德鎮規劃藍圖上鋪陳開來。

    2019年5月,總書記在考察江西時,提出“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為景德鎮擘畫了一個新未來。三個月后,作為一項重要國家戰略,景德鎮獲批成為全國唯一文化類試驗區。

    一系列試驗區先行先試的舉措,成為推動景德鎮深化改革的新引擎……瓷器,曾作為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號,承載了責任與榮光。而今天的景德鎮,正在探索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城市的發展之路,“千年瓷都”將如何講述屬于今天的中國故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11 13:32
    ·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