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馬向陽下鄉記》團隊回青報喜 獲獎版下周在人民會堂上演

    2019-06-06 10:05:54
    來源:藍睛新聞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馬向陽下鄉記》團隊回青報喜 獲獎版下周在人民會堂上演

    載譽而歸,家鄉報喜。剛剛榮獲了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大型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團隊,4日下午齊聚市歌舞劇院舉行了一場見面會。臺前幕后的主創團隊與觀眾分享了“一部歌劇成就一個院團”的喜悅。

    見面會上,《馬向陽下鄉記》制作人、編劇、樂隊指揮及各位主演濟濟一堂。作為這臺大戲的“掌舵人”,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張樂群透露,“馬向陽”捧得中國舞臺藝術最高榮譽——文華大獎僅僅三天,已經接到了國內不少演出機構的邀約。

    \

    ( 來源:藍睛新聞)

    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 《馬向陽下鄉記》制作人 張樂群說:“這幾天的訂單不斷,特別是我接到了比如說蘇州,包括北京很多的藝術節組委會,包括一些文化公司,給我們來電話,因為我們是文華大獎,劇目嘛,他們就邀請我們能參加他們的一些活動,提前來預約,我今天就接到了兩個電話。”

    也正是在這個舞臺上,2017年8月,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正式建組。在此之前,青島市歌舞劇院已經40年沒有排演歌劇,挑戰之大可想而之。為了排好“馬向陽”,歌舞劇院下屬現代樂團、呂劇團、曲藝團、合唱團、交響樂團、民族樂團全部上陣。在這臺由兩百多人合作完成的大戲中,還有很多簽約制演員。

    《馬向陽下鄉記》樂隊指揮 黃炎佳:“合唱團他們主要的是社會人員,可以說是在這個圈子里面非常有名的一些音樂愛好者,但是他們并不是隸屬于我們歌舞劇院的一個職業的團體,樂團當中的人員構成也是比較復雜,我們有原來在舊體制當中事業編制的演奏員,也有合同制的演奏員,還有一些是簽約演員。”

    多種體制和身份的演員抱團演出,兩年三度進京、南北巡演,最終捧得“文華大獎”,這份凝聚力的背后是文化體制改革給市歌舞劇院帶來的創新和活力。2012年,市歌舞劇院正式轉企改制,2013年該院創排的舞劇《紅高梁》驚艷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將“文華大獎”收入囊中。六年后,青島市歌舞劇院代表山東,在38臺劇目選10個“文華大獎”的激烈競爭中,再次笑到了最后。

    \

    ( 來源:藍睛新聞)

    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 《馬向陽下鄉記》制作人張樂群:“借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這些優勢,我們繼續對劇院的改革也在深化,比如說我們的一些獎勵機制,包括我們今年實行了積分制,就是比如說演主演,或者你有創作,我們會在積分上有變化,將來以后他的評獎,或者評職稱,通過積分都會有幫助。”

    在上海獲獎的同時,舞劇《紅高梁》已經應邀啟程赴香港演出。本月12日、13日晚,《馬向陽下鄉記》也將在市人民會堂為家鄉父老舉行兩場匯報演出,讓我們期待獲獎版本的“馬向陽”帥氣登場。

    [來源:藍睛新聞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9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采編許可證:3712018002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