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名9個月大的嬰兒將一顆珍珠吸入了氣管,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馬敬嘗試氣管鏡取物,他憑借高超的技術,跪在地上一次性將珍珠取出,孩子也獲得了新生。
11月4日下午1點左右,9個月大的常州女嬰萍萍在母親懷中突然哭鬧不止,還不停地咳嗽,媽媽發現自己衣服上裝飾用的珍珠少了一顆,她立即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媽媽立即把萍萍帶到了常州市兒童醫院檢查,CT顯示萍萍右側支氣管有異物,建議送到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媽媽帶著萍萍來到常州三院,醫生判斷后表示氣管鏡取出難度較大,一旦取不出孩子則需要面臨開胸手術,而醫院技術最好的耳鼻喉科主任馬敬正在南京開會。
4日晚上7點20分,從南京回到常州的馬敬一下火車就飛快地往醫院趕,一個小時后他從醫院綠色通道直接進入手術室,開始為萍萍取氣管中的珍珠。
馬敬主任告訴記者,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但由于孩子實在太小,加上長時間不進食,血管變得很小,非常難找,三個護士輪番上陣花了半小時才成功。
氣 管鏡取珍珠是最困難的環節,馬敬先把內徑只有3.5毫米的一個管子從孩子口中伸入,經過食道、氣管,最終到達珍珠所在的支氣管,然后他用工具從管子中伸入 探取異物。“氣管鏡取異物最后環節是看不到異物情況的,全憑手感,珍珠很滑,我嘗試了幾次,最后終于一次性夾住取了出來。”馬敬說。為了方便手術,馬敬主 任干脆單膝跪在地上操作。
據悉,馬敬在常州三院工作三年以來,已經實施了100多例氣管鏡取異物手術,成功挽救了100多名孩子的生命。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