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暢物流優模式,青島跨境貿易“再提速”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近日,海關總署會同中央網信辦、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個部門(單位)聯合部署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在青島等25個城市展開。青島海關以企業需求為切入點,積極落實政策舉措,營造更加快捷便利、暢通高效、協調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
4月25日,青島—喀什鐵公聯運班列首次整列發車。該班列所載貨物將通過“鐵路+公路”多式聯運模式,經喀什轉關后通過伊爾克什坦、紅其拉甫等口岸出境,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五國。
“青島—喀什鐵公聯運班列的開通,使青島至奧什(吉爾吉斯斯坦)運輸時間由59天壓縮至21天,運輸效率提升65%,這不僅提高了商品利潤空間,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青島港大港分公司鐵路業務負責人陳巖算好這筆賬后,馬上投入到迎接口岸鐵路業務大增長的準備工作中。
為確保產品順利抵達中亞市場,青島海關所屬大港海關深入研究沿線政策,在鐵路線周邊100米范圍內設立臨鐵路海關監管施驗封區和換箱區,為過境集裝箱開辟海鐵過境物流快速通道。同時與鐵路部門、港口公司建立起緊密溝通機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提前審核數據,在口岸卸貨環節進行隨機抽箱和順勢驗放,避免集裝箱二次搬倒產生額外費用。青島大港海關物流監管科科長劉兵表示,將繼續發揮政策優勢,優化監管流程、提升監管效率,與鐵路、港口等相關單位協同提高班列開行質量,打造高效穩定的多式聯運物流通道。
近日,在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出口拼箱倉庫內,海關關員通過“先查驗后裝運”模式,對一批跨境電商出口的戶外用品實施了監管驗放。完成通關后,這批戶外用品將與其他商品一起拼箱發往海外。
與傳統貿易不同,跨境電商出口商品種類雜、品類多,單一批次貨量小、單獨發運物流費用高,往往需要與其他貨物合拼出口。以前,拼箱貨物是“先拼箱后查驗”,一旦其中一票命中查驗指令,其他貨物發運也會受影響。
針對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上述痛點,海關實施了出口拼箱“先查驗后裝運”模式,允許企業散件貨物入倉即報關,查驗完畢后再裝箱發運。該模式下,不僅省去了查驗掏箱時間,更節約了企業運營成本。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出口超17萬單,同比增長超過15%。“跨境電商具有訂單靈活、物流高效的特點,可以助力國內產品批量出口,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監管七科科長王效斌介紹,該關發揮青島毗鄰日韓、聯通內陸、航線密集的區位優勢,先后推行了取消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簡化電商出口單證申報手續、電商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等一系列便利化通關措施,不斷提高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水平,助力優勢產品加速“出海”。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