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策升級+科技驅動,電影經濟向新而行
山東構建影視產業“全業態扶持體系”,青島推出新一輪支持電影經濟發展十條政策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華表獎頒獎活動帶來的激蕩仍在,電影經濟發展推介活動緊隨展開。4月28日,電影經濟發展推介發布會在青島東方影都會議中心舉行。山東省、青島市、東方影都作為“東道主”相繼登臺,介紹近年來在影視產業領域取得的成績,結合政策體系、產業集聚效應和資源稟賦進行推介。
近年來,山東電影經濟迅速發展,已經從“電影大省”躍遷為“電影強省”,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扶持網絡,對重點項目實行省、市、區縣疊加扶持,既強化了重大項目保障能力,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青島作為影視經濟發展的重點城市,在政策創新和技術突破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此次推介會上,青島發布多項新政策,形成從攝制、發行到衍生品、文旅開發的全產業鏈支持閉環。東方影都不斷通過技術突破定義行業標準,建成國內領先的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服務于頂尖的國產片項目。從政策創新到技術突破,從資源集聚到生態共建,山東與青島正以協同之力推動電影經濟向更高層級邁進。
電影強省,跨越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影視產業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形成了產量規模、市場體量、產業集聚和服務效能四大核心優勢,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優質生態體系。在產量方面,山東電影備案數量和完成片數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三大國家級獎項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市場體量方面,全省城市影院達739家、銀幕4900余塊,票房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五,2024年春節檔更以強勁表現躍居全國前三,彰顯出龐大的消費市場潛力。
產業集聚效應方面,山東省擁有影視制作機構2600余家,以青島東方影都為龍頭,集聚了德州樂陵影視城、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煙臺香島灣影視小鎮等特色集群差異化發展,共同支撐起影視制作的完整鏈條。同時,山東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為影視創作提供了豐富場景:朱家峪古村、周村古商業建筑群、棗莊鐵道游擊隊影視城等60余處特色取景地,覆蓋古裝戲、年代戲、現代戲等各類題材需求,真正實現了“四季有景、全域可拍”。
政策支持與政務服務的高效便捷,進一步夯實了山東影視產業的發展根基。省級層面構建了“全業態扶持體系”,對重點項目實行省、市、區縣一體化推進、疊加扶持。省級層面對列入中央和國家規劃重大工程或者圍繞重大事件節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主題指定創作的項目,每部最高扶持1000萬元;對票房過1億元、5億元的影片每部分別補助500萬元、800萬元;對獲“五個一工程”獎的優秀作品,按所獲國家獎金的3倍給予再獎勵,對獲得其他國家級獎項的按1∶1的比例獎勵。政務服務方面,通過“齊魯嗨拍”小程序整合全省資源,為影視機構提供政策咨詢、拍攝取景、孵化到媒等一站式服務。山東省發起成立全省影視拍攝服務聯盟,16市宣傳部、文旅局作為聯盟成員單位,形成了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服務模式,無論項目落在哪個市,全省拍攝地、取景地都可共享。
電影經濟,亮點凸顯
青島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電影之都”,同時又是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舉辦地,與中國電影有著深厚淵源。此次推介會上,青島推出新一輪支持電影經濟發展的十條政策,涵蓋創作、攝制、發行、放映各個環節,服務電影產業全鏈條,有效期三年。本輪政策支持優秀電影創作生產,對新獲得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的電影作品給予每部最高2000萬元的扶持;支持青島作品創作,對宣推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影響力的電影作品,每年最高安排1000萬元的扶持;支持發行放映環節,其中根據發行規模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在青島路演和首站首映的,根據規模分別最高獎勵10萬元和30萬元;支持精品創作,鼓勵作品參評國家級、省級獎項,給予所獲獎金1∶1的獎勵支持;支持院線公映,在院線首次公映的電影作品,每部給予20萬元的獎勵,院線電影按發行規模體現的精品屬性,每部最高獎勵1000萬元。
本輪政策支持設立電影產業發展基金,根據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管理的有關辦法給予獎勵;支持基地建設運營和技術中心應用,其中基地和園區方面,對新獲得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最高扶持1000萬元。技術方面,對新獲得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的,最高扶持200萬元;支持電影企業、園區、協會等機構主持或參與制定電影標準,最高獎勵50萬元;支持電影文旅項目開發,對具有拍攝和旅游開發價值的實景電影IP文旅項目最高扶持800萬元;支持電影版權應用和衍生開發,按電影作品發行的規模,對電影版權方最高扶持500萬元。
127年前,攝影師在青島拍攝了中國最早的紀錄片之一;118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商業電影放映場所——水兵俱樂部開始放映電影;90年前,中國電影藝術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劫后桃花》在青島拍攝。早在2013年,青島投資105億元建設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作為國內第一座工業化電影基地,園區集聚1500多家電影企業,逐步形成了“中國電影青島制造”產業品牌。在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青島始終堅持政策引導,2015年以來,先后制定實施了多輪電影產業政策,累計兌付支持資金2.1億元。新一輪支持電影經濟發展的“十條政策”,對產業鏈條的扶持更加完善,扶持范圍從生產端擴大到衍生品開發和文旅開發,充分發揮電影對經濟的帶動拉動效應,也讓業界對青島電影產業充滿期待。
身位領先,科技賦能
作為全球領先的影視產業基地,青島東方影都正以科技賦能為核心,構建“科技影都+數字影都+文旅影都”的綜合發展格局。
在技術創新領域,影都持續投入容積式光場捕捉、LEDXR虛擬拍攝、影視級全域掃描等虛擬拍攝技術,形成數字內容制作產能,打造戶外MR影院、室內LBE大空間、VR大影院等沉浸式未來影院,完成新形態電影的全流程提升改造,形成相應的技術標準并進行推廣。
在產業鏈延伸方面,影都著力建設“實景資源庫”,已經新增地鐵站、醫院、學校等20個主題實景,目標形成標準化實景基地。東方影都將與青島數智星雪科技公司簽約,該公司由動畫行業領軍企業北京若森與青島頭部數字內容制作商數智美辰共同創立,入駐影都后將結合影都的動作捕捉虛拍的設備在AR機器全流程工業化標準創立、復合型數字人才培養方面與影都展開合作,打造數智生產力未來的引擎基地。
在文旅融合方面,東方影都創新推出“電影IP實景娛樂”模式,將電影《蛟龍行動》中的“龍鯨號”潛艇進行1∶1的修復,即將推出影視文旅新場景。東方影都也將深度開展研學活動,積極挖掘IP價值,做大做強影都的文旅項目。從科技引領到IP開發,東方影都聚齊電影經濟要素,正朝著影視創作中心、虛拍生產基地、文旅研學目的地的目標邁進。
支持電影經濟發展
青島發布“十條政策”
1 做強電影出品
支持優秀電影創作生產,對新獲得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的電影作品,按中央、省不同級別,分檔給予每部不超過2000萬元的扶持。
2 支持青島作品
對具有藝術創新價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且對宣推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影響力的電影作品,根據作品規模、藝術價值等綜合評價,每年最高安排1000萬元給予扶持。
3 做精發行放映
支持培育電影發行機構,分檔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打造“路演之城”,在青島舉辦電影路演活動的,分檔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對在青島舉辦全國首站首映禮的,給予30萬元獎勵。
4 獎勵“出精出優”
對新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以及山東省“泰山文藝獎”的電影作品,根據獲獎級別所獲獎金1∶1比例給予獎勵。
5 支持院線公映
在院線首次公映的電影作品,每部給予20萬元獎勵;院線電影按發行規模體現的精品屬性,分檔每部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
6 支持設立電影產業發展基金
根據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管理的有關辦法給予獎勵。
7 支持基地(園區)建設運營
對新獲得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基地(園區),按中央、省不同級別,分檔給予最高1000萬元扶持;支持電影應用技術更新,對新獲得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的,按中央、省不同級別,分檔給予最高200萬元扶持。
8 支持開展電影標準化工作
對主持或參與制定電影標準的電影企業、園區、協會等機構,按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分檔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9 支持電影項目文旅化開發
對實景搭建具有拍攝和旅游開發價值的電影IP文化旅游項目,依據現行政策,分檔給予最高800萬元扶持。
10 支持電影版權應用和衍生開發
對授權電影作品進行文創產品開發并投入市場銷售的電影版權方,按電影作品發行規模,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扶持。
一批重點電影項目集中簽約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在28日舉行的電影經濟發展推介發布會上,山東省、青島市“政銀企協同”“產業落地”“資本助力”等四個領域的重點電影項目集中簽約。
此次簽約的重點項目包括:山東省電影局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簽約電影金融項目;青島市委宣傳部與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路演之城”項目;青島西海岸新區與樹莓科技(成都)集團有限公司,青島東方影都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青島數智星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電影產業項目;青島海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與云南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影視基金項目。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