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喂貓遛狗、代廚收納…“職業新鮮人”開辟就業新賽道

    原標題:民宿管家、喂貓遛狗、代廚收納……“職業新鮮人”開辟就業新賽道

    近年來,涌現了很多新職業從業者——“職業新鮮人”。他們尋找新的就業創業機會,同時也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專家建議,應從完善法規到技術賦能,平臺、監管機構與從業者需共同構建“有門檻、有標準、有保障”的生態體系。

    從民宿管家到網絡主播,從喂貓遛狗到代廚收納……近年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許多過去沒有聽說過的新職業涌現出來。人們把這些新職業從業者稱為“職業新鮮人”。

    職業新鮮人的“新”,直觀地表現為他們在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中挖掘新機遇,尋找就業創業機會。這其中有很多務工者帶著對未來的期許,也帶著對生活的迷茫與掙扎,在城市的繁華街巷中,演繹一個個職業新故事。

    從工地走上直播平臺

    老家在重慶巫溪的彭林,原本在重慶主城一家裝修公司做木工,工錢穩定但收入有限。兩年前,他聽說短視頻行業發展迅速,便決定嘗試轉型成為一名主播。

    剛開始,一些人認為彭林的視頻缺乏創新性,內容顯得單調乏味。甚至在一次直播中,因為突發狀況導致觀眾紛紛投訴。為此,他請來專業的拍攝團隊,找了個光線良好的直播間,提前練習臺詞,在跌跌撞撞后,而今他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主播。

    “轉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適應新的行業規則和觀眾反饋機制。每一個視頻都像是一個試驗品,既要滿足觀眾的期待,又要承受他們的質疑。”彭林告訴記者,針對同一類產品,消費者通過網絡可以找到很多貨源,直播帶貨很難通過貨源建立競爭優勢,這就要求網絡主播對產品應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對消費新需求、市場新變化要保持敏銳,并做到高效率技能迭代。

    據彭林介紹,網絡直播在下沉市場扎根發芽,也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才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他及時調整經營方向,通過與村委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共同培養農民主播,打造農村直播團隊,目前已開展280多場直播,銷售額累計超1000萬元。

    城市化與區域創新極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重慶大學特聘教授姚樹潔認為,成長于新消費背景下的新興職業,正在成為就業“蓄水池”。其憑借開放性、包容性、普惠性的就業特征,創造了豐富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成為人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機遇與挑戰并存

    省心省力,可選上門洗衣刷鞋;外出旅行,有人上門喂寵鏟便;忙碌一天,在家即享上門代廚……互聯網的便捷,催生“上門服務”遍地開花。

    重慶彭水90后農村小伙劉曉峰,原來在一家大型國企當保安,由于喜愛廚藝,只是在周末將做飯當作調節生活的興趣愛好。后來由于業務紅火,他決定辭職專干上門代廚。

    而今擁有10年上門代廚經驗的劉曉峰,從一個人發展到十余人的代廚公司,每月除去員工工資,還有3萬~5萬元的毛利。他說,接待的顧客大多覺得代廚的形式很新穎,再加上顧客自己不愿做飯才下的單。過去很多需要消費者到店享受的服務被“搬”到家中,讓“服務到家”成了許多人生活消費的一種新選擇。

    由于行業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未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也能接單,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劉曉峰表示,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公司已經加強了對代廚師的招募和審核標準,要求申請人必須提供健康證,并對其進行現場廚藝考核。同時,還建立了客戶評價系統,對代廚師的服務質量進行實時監控和反饋。盡管如此,仍時有顧客投訴,諸如味道不滿意,清潔不到位等問題。

    姚梅在社交平臺上從事“上門喂寵”行業已近4年時間。由于態度好、遛狗經驗豐富、又經常在社交媒體發布相關視頻,在重慶,邀請她接單的顧客越來越多。

    據姚梅介紹,平時下單的顧客多是上班族或外地人,上門喂養寵物的時間大概是在一個小時內,這一個小時中喂養師會根據不同寵物的習性和主人的交代進行消毒,清掃和喂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寵物喂養領域同樣亂象叢生,有人接單后缺乏基礎護理知識,導致寵物生病或走失。此外,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等問題也普遍存在。

    亟須共建良好生態體系

    “門檻不算高,成長空間大”,是不少受訪者對新職業的評價。但要想在職業道路上走得穩、行得遠,“職業新鮮人”要練就“十八般武藝”,硬技能、軟實力一個都不能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新職業的出現正逐漸改變著傳統行業的格局。但是從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業務水平、服務能力來看,“職業新鮮人”存在不少“天然”短板,這也折射出職業培訓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新職業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諸多安全隱患。以寵物服務為例,喂貓、遛狗被抓傷時有發生,如何認定責任成難題。“上門服務最大的顧慮是安全問題,無論是人身還是財產。”從事寵物喂養的劉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期間,她兼職上門喂養寵物,8天賺了千余元,但過程中多次遭遇糾紛:一次因貓咪應激抓傷手臂,另一次因客戶家中監控拍到她在廚房短暫停留,被質疑“偷拿物品”。

    事實上,信任機制缺失與權責模糊是核心問題。目前,多數新職業服務通過互聯網平臺點對點交易,缺乏合同約束和平臺監管。對此,姚樹潔認為,其間涉及隱私暴露和人身安全,但現行法律對服務者資質審核、糾紛責任劃分等尚無明確規定,消費者維權難度大。

    “新興職業相關法律法規還處于‘真空’地帶,亟須盡早出臺管理規定。可以從完善法規到技術賦能,平臺、監管機構與從業者需共同構建‘有門檻、有標準、有保障’的生態體系。”姚樹潔說,推行服務合同標準化,明確服務內容、收費標準、責任劃分等條款,并引入第三方保險機制,降低糾紛風險。(本報記者 李國)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18 09:01
    · 來源 ·
    工人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