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外資機構力挺中國資產 A股市場低估值高韌性

    原標題:外資機構力挺中國資產 A股市場低估值高韌性

    記者 毛藝融

    近日,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銀”)、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外資機構集體發聲,表達三大核心研判:估值優勢顯著、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科技創新邏輯強化,在多重優勢支撐下,中國市場具有明顯韌性。

    具體到A股市場,高盛最新研報預計,MSCI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仍分別隱含11%、15%的上行空間;摩根士丹利研報建議,投資者在全球投資組合中逐步調高中國A股的比例。

    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布最新研報,看好中國市場前景。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付思4月11日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A股市場表現或將優于港股市場。原因在于,A股對國內政策刺激更為敏感,且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對于海外資金的倉位,付思表示,年初以來,全球主動型基金和海外對沖基金在此輪AI行情驅動下有小幅加倉,但整體依然處于歷史低位,可賣出空間有限,下行風險較小。中長期來看,全球配置型資金在A股市場有回流和輪動的可能性。

    此外,外資機構也認為目前A股估值較低,具有更高的韌性。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當前,滬深300指數和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為11.7倍和13.8倍,分別較五年均值低0.7個標準差。目前A股市場的股票風險溢價仍比長期均值高出1.7個標準差,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放眼全球,當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較之MSCI新興市場(剔除中國)指數有12%的折價,溢價低于21%的歷史平均水平,“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韌性”。

    政策組合拳效果顯著。自去年9月下旬以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出臺以及經濟數據向好,讓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不斷提升,外資對中國股市的配置意愿已顯著回暖。

    德意志銀行集團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斯蒂凡·霍普斯近期表示:“A股ETF在去年9月份和10月份刺激政策公布時資金流入顯著,政府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明確支持以及DeepSeek的崛起,都引起了散戶投資者還有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

    外資機構也關注到“穩股市”政策“組合拳”的實施效果。付思表示,從信心的支撐上來講,這一輪中央匯金等“國家隊”資金買入已經穩定了市場情緒,長期來看,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也將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尤其是中國養老金的權益投資比例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或將釋放出更大的潛力。

    從投資策略來看,對全球投資者而言,A股市場與其他市場有較低相關度,呈現良好的防御性。聯博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朱良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歷來主要由內部因素驅動,因此成為境外投資者分散風險的較好標的。整體來看,當前中國市場的估值比較低,還有很多現金流健康的優質企業,這些因素讓中國股票市場很有吸引力。”

    聚焦科技、消費等板塊

    對于投資主線,外資機構主要聚焦AI、消費、高股息等板塊。

    路博邁基金首席市場策略師朱冰倩認為,雖然近期科技板塊調整幅度較大,但中國正處于科技轉型的長期背景下,新質生產力仍是政策重點,因此中長期看好中國科技股后市的表現。

    付思表示,建議關注受益于內需的消費板塊(如服務互聯網、醫藥)和高股息個股。她解釋稱,高股息的個股依然受到海外投資者青睞,近期上市公司回購也變得更為積極,投資者防御配置需求顯著增加。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郭鵬稱:“在科技創新、綠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國正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增長潛力。”

    此外,銀行業仍具配置吸引力。高盛中國金融行業分析師楊碩表示:“當前A股和港股銀行股的股息率為4%至6%,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者具備吸引力。如果銀行能夠加大分紅力度,股息率會更有吸引力,或觸發估值重估。”

    孟磊建議投資者在“價值”和“成長”兩者之間進行戰術性再平衡。大盤股可能在短期內因其相對較高的防御性而跑贏市場。在行業偏好方面,孟磊表示,戰術上看好受益于國內政策利好的行業。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14 08:46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