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金價高位震蕩 后市還將走高?

    原標題:金價高位震蕩 后市還將走高?

    記者 孟 珂

    近日,國際金價在3000美元/盎司附近震蕩。自4月3日倫敦現貨黃金和COMEX黃金分別觸及3167.74美元/盎司和3201.6美元/盎司的高點后,便開啟了回調模式,分別最低跌至2956.125美元/盎司和2970.4美元/盎司。截至北京時間4月8日16時,報價分別為3003.866美元/盎司和3021.3美元/盎司。

    博時基金基金經理王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悲觀情緒影響,大部分全球金融市場(包括權益與大宗商品)近期出現連續下跌。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亦受到一定波及,這是由于黃金通常被視為流動資產,可用于其他資產的保證金要求,因此在特殊風險事件發生后,黃金被拋售用于填補其他資產部位的虧損,“短期的流動性危機不會改變黃金市場的原有趨勢,當‘主震’過去后,黃金將是較快從崩跌中恢復的資產。‘余震’階段中,其余資產仍可能受累于后續不確定性因素而進入中期定價再評估的過程,而黃金則是不確定性因素的受益者,此時其避險功能才會真正得到體現。”

    看漲頭寸仍維持高位

    從線下市場來看,國內黃金品牌金飾價格也出現調降。以4月8日的報價為例,菜百足金飾品由917元/克跌至895元/克,周大福金飾價格也由962元/克下跌至923元/克。

    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周英皓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美聯儲釋放鷹派信號,強調“抗通脹優先”,市場對降息預期降溫,實際利率上行削弱了黃金作為無息資產的吸引力。此外,近期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美股、原油等紛紛下跌,市場的聯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黃金的拋售壓力。另一方面,黃金價格在今年一季度的漲幅接近20%,并于近期上演了先創歷史新高,后快速跳水的“大逆轉”行情,投資者技術性拋售和獲利了結意味明顯。

    對于金價高位震蕩,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在美股市場遭遇重挫與全球流動性趨緊的雙重壓力下,部分機構投資者選擇對黃金資產實施戰術性高位減持,短期流動性擠兌引發了黃金價格波動,導致國際金價出現階段性回調。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對全球資本市場帶來顯著擾動,市場避險情緒依舊高漲,黃金看漲頭寸仍維持高位,主流資金對黃金的戰略配置需求并未實質性減弱。”吳丹說。

    避險價值依然凸顯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25年3月末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較2月末的7361萬盎司增加9萬盎司,這已是央行連續五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增持黃金儲備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為了避險;二是為了在人民幣推進國際化趨勢下,增加信用背書;三是順應全球央行增持黃金儲備趨勢,目前中國官方儲備中,黃金儲備比例仍偏低。

    展望后市,吳丹認為,疊加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持續走高等結構性因素,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配置價值依然凸顯。未來一段時間,在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風險對沖屬性下的黃金資產中長期看漲邏輯依然存在,國際金價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投資者應理性判斷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狀況,合理控制持有黃金資產份額。

    高盛也認為,新興市場央行對黃金的結構性需求,以及經濟衰退擔憂和美聯儲降息導致黃金ETF資金流入量增加,將為黃金價格提供支撐。

    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盡管黃金價格上漲可能對金飾需求構成壓力、推動回收金的增長并引發一定的獲利了結行為,但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黃金投資需求將繼續受到通脹上升、利率下調預期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的共同支撐。

    在周英皓看來,2025年黃金市場或呈現“高波動中創新高”的特征。

    另據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預測,未來黃金價格有望達到3200美元/盎司。如果相關風險繼續上升,金價可能會達到3500美元/盎司。長期來看,在美元平衡投資組合中保持大約5%的黃金配置為較好選擇。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09 08:41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