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了“告知承諾制”,最快1天拿到環評批復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目前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多虧了環評審批流程的簡化,建設進度比原定計劃快了一個多月。”日前,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執法人員再次來到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對青島勤諾信汽車配件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項目環保設施建設情況進行回訪時,項目負責人張學超直言,這個2025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從遞交材料到取得環評批復,就用了一天。
項目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批復文件,得益于“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政策的推行實施。這一政策是指對入駐在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區域評估并取得審查意見的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功能區且符合承諾制審批的項目,只需建設單位按規定做出相關承諾,審批部門收到申請后即出具環評批復。
位于汽車產業新城內的這一汽車配件項目,符合“告知承諾制審批”惠企政策,生態環境部門在具體辦理中,將“先評估后審批,先公示后審批”的串聯模式改變為“邊評估邊審批,邊公示邊審批”的并聯模式,在項目報批后同步開展文本評估與審查,合并受理公示和擬審查公示,做到項目環評文本“即來即審”,將環評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
節省辦事時間依靠的是服務優化,而縮短辦結時間,則是以政府部門管理為中心向以用戶服務為中心轉變,整合資源、流程再造的結果。近年來,青島生態環境部門自覺把生態環保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重點項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需求為抓手,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優質服務,力推重點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投運。
今年年初,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積極與發改部門對接,明晰梳理即墨區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45個省市重點項目納入環評手續辦理調度管理平臺進行調度管理,建立重點項目環評需求的動態全要素幫扶臺賬,按照已完成、建設中、預建設3類劃分,逐一梳理環評手續進展情況,指導企業盡快依法依規完成項目審批。
超前介入,關口前移,是當好企業環評服務領航員的“關鍵一招”。“這個項目可能會對環境造成輕度影響,編制環評報告表即可,建議優先選擇信用良好和符合能力建設指南要求的技術單位來進行編制。”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審批人員通過電話聯系到青島同德眼科醫院負責人,對其6月份計劃開工建設的即墨分院項目提前介入,給出了有關環評編制的合理化建議。
“相較于以往的工作模式,我們在環評報告編制階段甚至項目立項最初階段,第一時間預審項目,安排專人現場指導,提前告知企業注意事項,將大多數困難問題化解在了前端。”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副局長唐堯初表示,他們對項目落地提供全流程環評保障,實行“一對一”服務,優化完善內部工作流程和聯審會議制度,做到環評報告即送即審,搭建重點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流程和辦理時限,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生態環境管理服務。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