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年新能源整車產量力爭達40萬輛
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擁有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等鏈主企業,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產值突破1500億元。6月1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相關情況。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整車產量力爭達到40萬輛,整車出口達到18萬輛左右,車企海外營業收入超過360億元;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核心配套,輪胎、車身等特色配套規模分別達到400億元和500億元左右。
聚力實施九大行動
《行動計劃》著力實施九大行動。整車能力提升行動,積極爭取整車企業在青島市布局高端乘用車暢銷車型,提高現有整車企業產能利用率,鼓勵商用車企業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氣)、CNG(壓縮天然氣)等產品基礎上,加快探索純電(含換電)、混合動力、氫燃料動力等多元化技術路線,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關鍵配套進檔行動,重點發展汽車電子和核心配套產業,通過外部招引和內部培育,填補車用電機、電控領域空白,推動存量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增效,爭取超充動力電池項目落地。
智能網聯突破行動,通過制定發布一系列政策措施,開放路權和應用場景,推動有條件的區(市、功能區)按規定全域開放,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基礎設施和車聯通信網絡互聯互通。
應用場景引領行動,通過開展公共領域電動化、新能源汽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等活動,提升更多綠色產品供給,充分挖掘應用場景,助力新能源汽車消費。
出口動能牽引行動,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出口便利優勢,圍繞推動新能源汽車集港、查驗、裝箱、出運“一站式”集中作業,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車企業選擇青島作為主要出??诎?。同時,創新KD(散件組裝)出口模式,擴大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
后市場體系構建行動,布局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交易、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維修保養等環節,降低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維修成本,完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技術創新驅動行動,聚焦車用芯片、基礎軟件、車身輕量化材料、新體系動力電池等共性技術和核心部件,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
資源要素保障行動,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和第二批支持產業發展政策清單,落實谷峰分時電價政策,強化產業鏈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建成投產,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生態打造行動,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補能便利性,推動充電服務網絡向鄉村有序延伸,科學規劃加氫設施,合理布局商用車專用充換電站,進一步優化農村地區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金融服務。
今年將設置2.4萬個充電樁
截至2024年5月,青島市共保有電動汽車充電樁7.24萬個,中心城區公共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已達0.81千米,市區實現公共充電站“5分鐘”服務圈。
據介紹,在充電樁推廣數量上,去年目標推廣1.6萬個、完成2萬個,今年青島市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推廣目標,結合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預測情況,設置2.4萬個的推廣目標,截至5月底已經完成新增充電設施1.2萬個。
在技術應用上,加快引導新技術升級應用。推動快充樁推廣數量進一步提升,鼓勵新建公共充電站采用液冷超充等大功率充電設施,試點建設具備反向送電功能的車網互動充電項目。據了解,青島市首個具備“車網互動”“反向送電”功能的充電站已在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充電站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已實現調度反向送電12次。
在運營模式上,支持“充電網+”等模式創新發展。在公共充電服務的基礎上結合車輛維修租賃、購物用餐等綜合服務,打造一批具備綜合充電消費場景的新業態場站。結合節假日、鄉村旅游等車流量大等特點,在重點景區、公路部署推廣公共移動充電設施,形成“多類互補、靈活可靠”的高峰充電保障能力。
加強整車出口開發力度
青島是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開展整車出口業務優勢明顯。未來青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整車出口開發力度。不斷提高海向通達度。優化航線網絡布局,強化與中遠、馬士基等知名航運企業合作,打造日韓、東南亞、中東、印巴、歐美五大優勢航線組群。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深化海外倉建設,強化港口服務功能,做好貿易公司、船運公司、汽車出口企業的橋梁紐帶,打造汽車出口產業全鏈條服務,共同開拓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持續增強陸向輻射度。優化內陸港布局和功能,深化與鄭州、太原、西安、蘭州等沿黃流域和“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合作。加大腹地貨源開發,不斷增加青島港汽車出口貨量,尋求更多“打底貨”,促進港口航線發展形成集聚效應,為汽車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出海條件。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見習記者 于倢)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