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不法分子盯上P2P出借人 警惕“官方回款”名義詐騙

    原標題:銀保監會:有不法網站假冒銀保監會等實施詐騙

    據中國銀保監會網站14日消息,近期監測到有不法網站假冒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發布帶有“銀保監會認證”“中國銀保監會”等不實信息內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義實施詐騙。上述詐騙行為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損害監管機構聲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為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第4期風險提示,提示金融消費者要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如發現此類涉嫌詐騙犯罪線索,應立即向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報案或反映。

    一、中國銀保監會從未設立或授權設立所謂回款渠道,一旦發現此類情況,請立即報案或反映

    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從未設立或授權設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中國銀保監會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法依規對全國銀行業保險業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維護銀行業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各銀保監局作為中國銀保監會的派出機構,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授權范圍內履行監管職能。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是金融監管機構職責,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不會向消費者收取任何名目費用。若有以“中國銀保監會”“銀保監會認證”等名義,或自稱中國銀保監會、某銀保監局的工作人員聯系消費者,假借監管權威要求轉賬、匯款、交費等行為,消費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向中國銀保監會或當地銀保監局反映,中國銀保監會及各銀保監局聯系電話可通過官網www.cbirc.gov.cn查詢,相關情況也可通過撥打12378熱線反映。

    二、中國銀保監會多次提醒消費者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轉賬、收費等行為,通過取得金融業務經營許可的機構獲取金融服務

    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義欺騙群眾,編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費者急于回款、挽回損失等心理,以達到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消費者要謹防“回款”類詐騙侵害。

    我會多次發布過有關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身份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員提出的轉賬、收費、充值要求,防范連環詐騙套路;對不明來源的“小道消息”“內部消息”以及網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網絡平臺傳播的非官方發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避免誤入騙局,受到“回款”類等各種詐騙手段的侵害。

    類似的詐騙手法有針對P2P網貸機構出借人的“回款”詐騙、“官方回款”詐騙以及“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解債上岸”“代理退保”“白條代償”“銀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費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損失等心理特點,侵害消費者信息安全、財產安全,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投資、理性借貸觀念,通過依法取得金融業務經營許可的機構獲取金融服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請立即向公安機關、相關部門報案或反映。(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6/15 10:11
    ·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責編 ·
    芃芃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