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小吃到大的青食鈣奶餅干IPO獲批!要來A股主板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近日,記者從證監會獲悉,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島食品”)首發申請獲批,這意味著,這家有著71年歷史的老字號食品企業即將正式登陸A股市場。
募資4.64億元,老牌食品企業正式進軍A股主板
招股書顯示,青島食品擬募集資金4.64億元,青島食品此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不超過222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01%,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智能化工廠改擴建、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等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食品的前身是青島食品廠,始創于1950年。1992年11月21日,青島食品廠改制為“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餅干與花生醬等休閑食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青食”品牌鈣奶餅干、“青食”品牌休閑餅干和“海友”品牌花生醬,在山東地區其產品的知名度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1月,作為山東省首批股份制試點單位之一,青島食品完成股份制改革;2017年11月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于2018年3月在新三板正式掛牌,證券代碼872387。
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青島食品并沒有終止其向資本市場進軍的步伐,2020年3月,公司正式啟動新三板轉主板IPO的工作。2020年7月,青島食品發布首發招股說明書,正式開啟進軍A股主板進程。
根據目前公司的股權結構顯示,截至2020年6月,青島食品的實控人及控股股東為華通集團,持有公司62.33%的股份;青島安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山東康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公司1.85%和1.65%的股份,分列公司第二第三大股東。
隨著我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消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深刻影響著這家老牌食品。人們的消費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閑化,休閑食品已成為居民日常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至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由148.70kg/年逐年下降至127.20kg/年,而作為主食以外的額外食品消費,休閑食品的需求量則相應提升。就餅干生產企業而言,根據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餅干生產企業數量已經達到656家,其主營業務收入累計達到1317.33億元,當年同比增長3.38%,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作為眾多“90后”兒時的回憶,青食鈣奶餅干可謂家喻戶曉。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青食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4億元、4.74億元、4.83億元和4.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71.32萬元、6691.79萬元、7513.51萬元和7900萬元;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493.04萬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610.21萬元。
產品結構單一、銷售區域集中等問題仍需重視
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島食品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從公司的銷售模式來看,國內經銷模式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47%、65.44%及66.36%。雖然經銷商在公司銷售網絡的擴張、銷售渠道的下沉中發揮著一定作用,但若經銷商怠于開拓和維護其所負責的市場區域,或不遵從公司的價格體系,抑或違反經銷協議約定而擅自在負責區域外竄貨銷售,都將有損于公司的經銷網絡體系、整體市場覆蓋和產品品牌形象,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記者發現青島食品產品的銷售區域較為集中。2017年~2019年,公司在山東省境內的銷售收入占比均超過8成,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0.02%、82.06%及82.29%。
雖然公司致力于開拓發展山東省外市場,并大力發展網絡銷售業務,但銷售渠道的拓展和消費者習慣的培養需要一定時間,公司銷售區域集中的現狀在短期內預計仍將存在。
此外,產品結構單一也是青島食品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據悉,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包括餅干及花生醬。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餅干產品貢獻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87%、82.61%及83.16%,貢獻的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93.48%、93.10%及92.94%。公司的經營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餅干產品的銷售情況,如果未來該領域競爭加劇,或者該行業市場環境發生系統性不利變化,抑或消費者認可度或口味發生重大改變,均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縱觀整個食品行業,和青島食品產品結構類似的品牌企業眾多,如億滋國際(Mondelēz International)、達利食品、康師傅及嘉士利等。而想要在這些知名品牌中穩住腳跟,青島食品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
而此次IPO,青島食品明確提出,為鞏固并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實現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公司急需進一步擴大產能,繼續加強研發實力及產品質量控制,并持續完善營銷網絡體系。在其招股書中,青島食品也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于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等項目。
[來源:大眾網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