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山東土地確權“紅利”初顯 “沉睡資本”被激活

    2016-10-31 13:44:4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亞麥

    2014年,山東成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3個整建制試點省之一。截至目前,已有73910個村和8815.6萬畝承包土地完成了確權任務,占總數比分別為95.9%和98.1%,已基本完成農村土地確權工作。

    山東用實踐證明,通過確權頒證,讓農民有了“權”,吃上定心丸;讓土地有了“證”,可以活起來;讓政策有了“據”,支持更精準。

    杜絕“夾生飯” 確保頒證頒鐵證

    在外省打工多年的聊城市冠縣農民郝紀民終于可以放心打工、進城了。近日他拿著自家的“紅本本”對記者說:“有了承包經營權證,踏實了,也有了安全感。”

    記者看到,跟老土地證相比,這本紅色封皮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里,郝紀民家承包村里的3個地塊共5.89畝地的四至都十分清晰,比如第一塊面積2畝的承包地,東西南北四至分別是:郝紀洲,郝景泉,邊保魯,三干渠。且每一塊承包地都劃定了坐標,在空間位置上實現了絕對定位。

    對于這項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繁瑣而艱巨的工作,山東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表示,要經得起歷史檢驗,扛得住農民質疑,杜絕“夾生飯”。

    隨著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開展,一些長期存在的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檔案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陸續暴露出來。

    記者了解到,山東在推進確權登記工作過程中,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摸索出了5123工作法,即整個工作分為組織宣傳、調查核實、勘界測繪、審核確認、資料存檔等5個階段,入戶調查核實、實地勘界測繪、有關信息錄入等12個工作步驟。

    為了最大程度保證確權質量,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褚瑞云介紹,山東推行3榜公示制度,即第一榜公示農戶二輪延包摸底調查結果;第二榜公示農戶指界后的承包土地的位置及測繪面積地籍草圖;第三榜公示經過糾錯后的農戶承包土地面積、四至、空間位置地籍圖,經公示無異議后,由農戶代表簽字確認。

    “頒證頒鐵證”,山東省委從2014年起連續3年將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納入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內容,并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確保知情權和參與權。

    “沉睡資本”被激活 確權紅利初顯

    記者在山東多地采訪了解到,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成效初步顯現,農村“沉睡的資本”逐步被激活,產權改革穩步推進。確權頒證后,有承包地的農民有了更多的財產權利。

    臨清市劉垓子鎮劉垓子村農民劉桂芹家“不怎么用心經營”的5畝承包農地確權頒證后,流轉給了村里的合作社,一年6500元租金。“這地以后不管誰種、咋種,承包權都是俺家的。”

    事實上,通過確權頒證,農民吃上了定心丸,土地也可以活躍起來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冠縣瑞祥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小麥深加工經營企業。在當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之后,這家公司從農民手中集中流轉了5700畝地,種植了相當數量的小麥,滿足了其生產對于高品質小麥的需求。

    據了解,目前山東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471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土地面積的26.3%,加上各類土地托管服務,山東承包土地經營規?;蔬_到40%以上。

    結合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山東積極探索土地“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特別是探索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形式,賦予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山東省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余額7.59億元,為破解農業規模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創出了一條路徑。

    確權登記頒證也為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提供了前提條件。山東省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山東已經建起擁有交易、抵押、融資功能的省級農村綜合性產權交易中心1個,市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110多個,累計實現交易額206億元。

    剩下的4%困難五花八門

    據了解,山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從村的數量來看,還有約4%的村沒有完成。還有極個別村沒有開展確權工作,也有一些村證書沒有及時發放到戶。

    山東省委農工辦原副主任劉同理分析,主要是地權不均和承包關系不清造成。“二輪承包時正是農民負擔比較重的時期,農民負擔按地畝分攤,有些工副業搞得好的農村和農民有放棄承包地的情況?,F在政策好了,又提出承包要求。”

    單縣一個傳統農業村的村民告訴記者,二輪承包時,村里重新分了地,人均2畝多地,但是地力不一樣。“當時耕地分了好幾等,好地1畝算1畝,差的2畝、3畝折1畝,現在地少的農戶心理極不平衡。不少人提出充分均分承包地,確權這事僵持了好長時間。”

    還有專家認為,隨著農村人口的變化,新增人口沒有地的情況非常普遍,同時,許多農村對遷出人口和出嫁女收回承包地的做法,加劇了土地糾紛。一些地方還存在違規改變土地用途等問題。

    信息化建設滯后,證件保管條件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

    針對確權過程中出現的現實困難,山東按照實事求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逐步解決。比如對待城中村、園區村、城郊村土地確權問題上,山東明確要求不管何種方式確權,必須尊重農民意愿并經過民主討論通過。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