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七夕帶動全民消費:單身人士搭上促銷順風車

    2016-08-09 10:06: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云彩

    商場大打促銷戰,電商推出七夕特惠,愛情主題酒店一房難求……七夕到來前一周左右,不少嗅覺靈敏的商家就已提前預熱,搶灘“浪漫經濟”,被瞄準的顧客群也已經不僅僅限于情侶,就連單身人士也加入了“買買買”隊伍。中國傳統節日的商業化氛圍漸濃,而對于這種逢節必買的現象,民眾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七夕帶火“浪漫經濟”:酒店一房難求

    實體店禮品、珠寶銷售走俏 玫瑰批發價上漲兩倍

    七夕到來前一周左右,各大商場就已經瞄準商機,開始了火熱促銷。七夕特惠、滿600送100,全場5折……各類打折促銷活動令人眼花繚亂,更有不少商家還推出了與情人節有關的主題活動奪人眼球。

    近期,中新網記者走訪北京各大商場了解到,女裝、珠寶、化妝品等商品在七夕節前夕都會迎來一個銷售小高峰。

    “近年,每逢七夕節柜臺的珠寶首飾銷售量都會有比較明顯上升,我們每年也會專門針對這個節日推出活動。”阜成門華聯商場某珠寶柜臺銷售人員表示,七夕節是珠寶品牌十分看中的營銷節點,今年其所在的店內就專門在節前推出了多款情侶鉆石對戒,吸引潛在顧客。

    “每年七夕節,商城的禮品類商品和餐飲類銷售都會走俏。各個品牌商家也都會推出自己的促銷活動。”西單大悅城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

    除了珠寶,作為傳統情人節禮品的鮮花也迎來銷售高峰,玫瑰的價格更是一路飆升。

    位于海淀區科學院南路的一家花店店員告訴記者,七夕節前三四天,玫瑰花等鮮花的批發進價就上漲了兩倍,零售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而被問及七夕當天的玫瑰零售價會上漲多少時,店家搖頭說,“這個很難預估出來。”

    電商大打“七夕牌” 為各色商品貼“情侶”標簽

    除了實體店,電商們近年來也將七夕節視作“兵家必爭之地”。

    距離七夕節到來前兩周左右,各大電商的促銷活動就已陸續拉開帷幕。眾多商品中,鮮花、巧克力等傳統情人節禮品仍是主推的項目。

    來自天貓的大數據顯示,2014年七夕節前后,天貓的玫瑰花日均銷售額達到210萬元,2015年七夕節的日均銷售額則達到415萬元,增幅達到97%。

    天貓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近兩年的數據顯示,兩個情人節(指“2·14”與七夕)前后加起來的玫瑰銷量,可以占到全年玫瑰銷量的10%以上,而七夕節的玫瑰銷量增長幅度遠超過“2·14”。

    記者還注意到,除了上述商品外,不少商家也都絞盡腦汁將自家商品銷售與“七夕”二字掛鉤。

    例如,天貓商城某品牌運動鞋就專門推出了“情侶鞋”特惠活動,其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促銷活動從7月底就已開始,近期的訂單量增長明顯,因為顧客咨詢量大,客服人員經常出現忙不過來的情況。

    另外,不少看似與七夕節無關的小零食、飲料、生鮮水果也都想方設法貼上了七夕標簽,搞了一把大促銷。

    七夕帶火“浪漫經濟”:酒店一房難求

    酒店預定火爆:部分愛情主題房提前客滿

    除了線上線下的商品銷售火爆,七夕節還帶火了另一個市場,那就是酒店客房預定。

    七夕節前夕,記者登陸北京某愛情主題連鎖酒店官網發現,由于今年七夕節沒有趕上周末,所以從5日起有不少客房已經提前出現客滿情況。

    而根據去哪兒網統計數據,截至8月5日,全國各大中城市在七夕節當天,酒店預定量達96%,相比去年七夕節的預定量增長了34%。不少地區的酒店針對七夕節,還專門推出了情侶圓床房、戀愛主題房、新婚蜜月房等特色住宿,這些房間預定量同比去年增加到130%。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廈門、青島、重慶等大中城市酒店預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外,青島和大連的預訂數增長幅度最大,漲幅約為180%。

    全國主要商圈酒店預訂更加火爆,上海南京路、武漢江漢路、南京湖南路、成都春熙路等著名商圈,其周邊酒店幾乎將要滿負荷,客房出租率超過95%,可謂一房難求。

    七夕帶火“浪漫經濟”:酒店一房難求

    從“情人節”變全民消費 單身人士也被商家瞄準

    雖然七夕一直被視作情侶們的專屬節日,但是隨著一波波商業促銷活動來襲,在“浪漫經濟”的帶動下,這一傳統節日似乎更有點“全民消費”的味道。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顧客都借著七夕節過了把購物癮。市民李女士在節前就專門在商場為自己挑選了幾款女士內衣,她告訴記者,自己并非專門為七夕節購買商品,而是恰巧趕上商家推出折扣。

    “現在網上有不少女裝、飾品都在七夕推出促銷活動,我會借此機會去淘一淘合適的商品。”單身的周小姐告訴記者,雖然七夕節和自己沒什么太大關系,但是今年她還是幫自己和家人在網上淘了些打折的商品。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原本與七夕節“絕緣”的單身人士也成為一些有心的商家瞄準的顧客群。例如,不少店家都給一些創意禮品貼上了單身人士“七夕專享”的標簽,以求搭上促銷的順風車。

    七夕帶火“浪漫經濟”:酒店一房難求

    傳統節日商業化味道漸濃 民眾愿意買單嗎?

    一方面,商家的七夕促銷戰打得不亦樂乎,另一方面,普通民眾對于這一傳統節日的過度商業化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以前只用在情人節送老婆禮物,現在520、七夕都是節,一年到頭都要為買啥禮物傷透腦筋。”80后李巖接受記者采訪時抱怨道,今年520他剛剛送妻子一套化妝品,轉眼七夕又來了,實在想不出還能送點啥。

    “經濟上的支出到不是最大的問題,逢節必買,感覺這些節日的形式已經大于內涵。有時候想想,父母那代人沒有這么多節日,感情基礎也沒有因此不穩定。”李巖感慨道。

    正像李巖所說,近年來,七夕節等傳統節日被過度商業化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早前就有民俗學家指出,七夕節并非“中國情人節”,從傳統故事來說,七夕紀念的是夫妻間忠貞不渝的情感,而非一般意義上的“情人”,如今七夕節被過成“中國情人節”,是把七夕節文化庸俗化了。

    不過,即便如此,很多民眾對于這樣的節日也并不反感。

    “七夕節、情人節、520,這些節日說白了就是給大家找個借口去消費,享受下買買買的樂趣。”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朱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每逢類似節日都會和先生出去吃吃飯、逛逛街,不會大過特過,但是會找個小借口犒勞一下自己。

    “其實沒必要把節日本身看那么重,就是多一個休閑放松的機會,平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偶爾過個節也不錯。”朱小姐說。

    [編輯:云彩]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