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嶗山區非遺節正月初八開幕 精彩活動搶先看

    2017-01-25 08:53:08
    責任編輯:光影

    非遺看嶗山,歡天喜地過大年。1月24日,嶗山區委宣傳部、嶗山區文化新聞出版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春節期間該區將要舉行的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承項目進行了介紹,數十場活動精彩紛呈。據透露,2月4日(正月初八)上午9:30開始,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暨民間藝術表演賽就將在嶗山世紀廣場拉開大幕,16支民間鑼鼓隊將上演精彩大戲。今年該區還首次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木板年畫精品參展,2月4日至2月12(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市民都可以到嶗山區市民文化中心美術館感受年畫里的年味。

    正月初八嶗山非遺節將開幕

    嶗山區的鑼鼓隊一向在全市出名,鑼鼓震天,氣勢恢宏。參加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的這些民間藝術表演隊各個身懷絕技,據說有3支的歷史都超過百年了,很多都是祖孫三代在其中表演。

    北宅街道溝崖社區高蹺表演是一支60人的大隊伍,作為2006年入選市級非遺項目的溝崖高蹺歷史悠久,第一支高蹺隊成立于1900年,當時溝崖村高蹺隊便以生龍活虎的高超舞技聞名于四村八疃。溝崖高蹺從表演風格上可分為“文蹺”與“武蹺”。“文蹺”以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為主;“武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尤其是蹺高1.2米的“高腿子”和“疊三層”的驚險表演最引人入勝。近年來溝崖社區不斷擴大表演隊規模,建立涵蓋老中青少四代穩定有序的傳承人隊伍。

    中韓街道孫家下莊舞龍隊也是歷史悠久的一支隊伍,據說在清代咸豐年間該社區就有舞龍的傳統,至今約有160余年的歷史了。孫家下莊舞龍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舞龍做工講究,套路編排構思巧妙,風格別致;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動作與伴奏音樂和諧配合、完整統一。整個套路既有觀賞價值,又能強身健體,是嶗山人民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2007年,孫家下莊舞龍入選首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過要想一睹這些鑼鼓隊的精彩表演還要再等等。春節期間,這些鑼鼓隊都會在社區進行表演,而在2月4日(正月初八)上午9:30開始,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暨民間藝術表演賽就將在嶗山世紀廣場拉開大幕。此次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暨民間藝術表演賽將集中展示嶗山區最具特色的舞龍、舞獅、高蹺、鑼鼓、跑旱船等民間表演項目。各街道選拔出三至四支參賽隊伍參加,每支參賽隊伍表演時間不超過5分鐘。

    巡演到社區,還有全國年畫展

    如果等不到正月初八,嶗山居民也不要著急,這些表演隊伍會到各個這區表演,不管是田間地頭還是山區海邊,都將有他們歡快的身影。據了解,為了讓非遺表演下沉到社區,讓每位居民都能感受到過節的歡樂氣氛,今年嶗山區創新鑼鼓隊表演形式,鼓勵鑼鼓隊到社區中表演,優秀的鑼鼓隊將采用巡演的方式,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此外,今年嶗山區將首次舉辦“春節的記憶——經典年畫展”,2月4日至2月12(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市民可以到嶗山區市民文化中心美術館感受全國各地的年畫藝術。木版年畫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大類別,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植于民間,裝飾于節日,與宮廷繪畫、文人繪畫相比較,更加生動活潑、富于情趣,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成為獨具特色的畫種。本次展覽將展出80余幅來自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河南朱仙鎮年畫等六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年畫產地的年畫精品,讓廣大市民通過走進美術館,欣賞年畫,了解年畫技藝,培養更多的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和熱情與保護。

    嶗山非遺項目最高獎5萬元

    嶗山區非遺工作做得好,還出臺了在全國都少有的非遺項目扶持獎勵辦法。

    據了解,為弘揚優秀文化傳統,更好地規范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評審、保護和管理工作,進一步傳承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嶗山區政府出臺《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認定獎勵(扶持)辦法》,明確了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認定的準入條件及程序。辦法還規定,將設立專項資金對認定的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非遺項目給予相應的扶持與獎勵,其中,區級非遺項目按0.5萬元標準予以一次性扶持;被認定為市級、省級、國家級名錄的項目,在此前扶持基礎上分別按補齊至2萬元、3萬元、5萬元的標準進行獎勵,同一項目同一級別不重復獎勵。

    項目扶持資金主要用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整理、保護及相關傳承交流活動。辦法規定由嶗山區文化新聞出版局每兩年組織一次區級非遺項目的評審,具體申報時間與市級、省級、國家級名錄申報時間相銜接。

    據悉,截止目前,嶗山區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項、省級4項、市級13項、區級47項。有市級非遺傳承人5人,區級非遺傳承人10人。此次《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認定獎勵(扶持)辦法》的出臺,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評審、保護、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為今后開展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手機上也能感受嶗山年味

    此外,嶗山區還創新文化惠民形式,全面優化官方微信公眾號“文化嶗山”。據了解,“文化嶗山”作為嶗山區文化新聞出版局的官方微信,不僅是嶗山文化的重要宣傳窗口,更承擔著嶗山傳統優秀國學文化的傳播使命。

    今年,嶗山區在全市率先開發建設了“文化惠民便民E點通”綜合文化服務平臺并植入到“文化嶗山”微信公眾號底端。平臺以便捷理念為指導,整合匯總了嶗山區的各類文化資源,集中設置有惠民搶票、培訓報名、文化地圖查詢導航等功能應用,以簡潔的圖標式頁面向廣大居民提供服務。居民只需輕輕一點手機屏幕,就可獲得嶗山的各類文化資訊、參與實惠的文化惠民活動、分類查詢嶗山所有的文化地圖并實現精準導航,享受全方位便捷的文化生活服務體驗。

    “文化嶗山”增加了各類文化惠民活動的信息發布頻率,新增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介紹、文物資源介紹等內容。目前公益文化演出活動“嶗山藝術講堂”;惠民商業演出活動“低票價優惠”;公益培訓活動“跟我學藝術”、“周末非遺體驗課堂”、“周末國學課堂”、“兒童悅讀課堂”、“國學講堂”等已逐漸成為品牌文化活動。最新設立的“嶗山民間故事”欄目,通過尋訪嶗山當地會講故事的“故事簍子”,請嶗山人用嶗山話講嶗山民間故事,用影像記錄的形式進行拍攝留存,創新了保護和發展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方式。

    ■精彩非遺看嶗山

    (一)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暨民間藝術表演賽

    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八屆嶗山鑼鼓大賽暨民間藝術表演賽將集中展示嶗山區最具特色的舞龍、舞獅、高蹺、鑼鼓、跑旱船等民間表演項目。各街道選拔出三至四支參賽隊伍參加,每支參賽隊伍表演時間不超過5分鐘。

    時間:2月4日(正月初八)上午9:30—11:00

    地點:嶗山世紀廣場

    (二) 幸福嶗山——街道迎新春文藝匯演

    各街道辦事處在街道中心廣場或新型社區文化廣場自行組織開展系列迎新春文藝展演,突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充分展示社區特色群眾文藝隊伍,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

    時間:2月3月—9日(正月初七至至正月十五)

    地點:各街道辦事處中心廣場、新型社區廣場

    (三)走近非遺·延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項目體驗展示

    1.舉辦“春節的記憶——經典年畫展”

    時間:2月4日至2月12(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

    地點:嶗山區市民文化中心美術館。

    2.舉辦“歡天喜地鬧元宵”猜燈謎活動。

    時間:2月11日(正月十五)

    地點:嶗山區市民文化中心美術館。

    3.舉辦“周末非遺課堂”現場體檢制作“金雞報曉”木板年畫。

    時間:2月5日(農歷正月初九)

    地點:如是書店夫子書院

    4.舉辦“周末非遺課堂” 講解元宵節的來歷現場體檢制作元宵。

    時間:2月11日(農歷正月十五)

    地點:如是書店夫子書院

    5.舉辦“國學講堂”學剪窗花、學剪春字、福字活動。

    時間:2月12日(農歷正月十六)

    地點:如是書店夫子書院

    (四)“家在嶗山 群星大舞臺”——首屆嶗山區群眾文藝表演團隊授牌儀式暨匯報演出

    時間:2月24日(農歷正月二十八)

    地點:嶗山禮堂

    相關新聞:嶗山有做博物館,比歐洲還歐洲

    近日,嶗山區申請注冊的民營博物館“青島茜文歐洲藝術博物館”通過省文物局審核批準。至此,該區已注冊民營博物館達到8家,數量位居青島各區市首位。

    據了解,青島茜文歐洲藝術博物館位于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王青公路曲家莊北9號樓,總投資5000余萬元,博物館建筑面積527平方米,附有庭院600余平方米。博物館包括序廳、基本陳列廳、主題展廳和尾廳四個部分。其中基本陳列廳主要有宮廷布爾工藝家具展示、皇室休憩區局部展示、宴會廳演奏區局部展示、皇室沙龍局部展示等四個展示區域;主題展廳主要有19世紀法國新貴餐廳展室、19世紀法國貴婦首飾間展室、帝政時期書房展室、歐洲29國郵票及明信片展室、19世紀英國茶室展室、邁森瓷器、皇家伍賽斯特瓷器及路易十六風格陳列柜展室等。

    目前,博物館共收藏723件套藏品。其中,19世紀初歐洲宮室家具藏品21件;19世紀法國新貴餐廳藏品136件;19世紀法國貴婦首飾間藏品35件。帝政時期書房藏品16件。歐洲29國郵票及明信片藏品482件。19世紀英國茶室藏品12件。邁森瓷器、皇家伍賽斯特瓷器及路易十六風格陳列柜藏品18件。藏品種類主要有歐洲家具、瓷器、餐具、首飾、郵票、明信片等。豐富的藏品全面展示了19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狀況。

    半島記者 李曉哲 實習生 楊陽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