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11月下旬,市南區不少小區出現了一批收集廢舊衣物的“綠箱子”。4月12日,負責該項目的新天地環境集團青島大區經理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目前一共收集到約15噸左右的廢舊衣物,廢舊衣物的回收箱也已經覆蓋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預計到今年國慶節期間,將會在全市投放900個左右的回收箱。
沒有回收箱愁壞市民
“最近在搬家,我媳婦平時買衣服比較多,現在一堆衣服過時不穿了,要直接扔掉吧,還真是挺可惜,不少衣服都上千元,要是不扔吧,這些衣服搬到新家去也是個累贅。去年就聽說有不少地方安裝了廢舊衣物回收箱,但我家現在住的小區周圍還真沒有,要是能覆蓋到這里就好了,舊衣服直接放進去既環保又節約。”12日,家住市北區某小區的劉先生這樣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從2015年11月下旬,市南區首先不少小區出現了一批收集廢舊衣物的“綠箱子”。廢舊衣物回收箱由白色和綠色組成,1米5左右的高度,箱身上有衣服、鞋帽、箱包、家紡用品等圖案,上面還寫著“你我同參與,舊衣零拋棄”等宣傳語。
“回收這些二手衣服,不僅可以幫助一些貧困家庭,而且舊衣的循環利用,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能源,同時大大緩解城市環保工作的壓力。”負責該項目的新天地環境集團青島大區經理朱由恒這樣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
“在之前創建衛生城市的時候,城管等部門在負責衛生整治的時候就發現,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不少的舊衣服,本身都是可以穿的,但是因為過時的原因,大量的衣服就閑置了起來,現在在小區里放置了衣物回收箱,市民也多了一個處理舊衣服的途徑,而且還環保。”
國慶前后將投放900個回收箱
從設立之初至今,已經差不多有半年左右的時間,那么回收了多少衣物?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答案是15噸左右。而在這個數字之外,公司顯然還有更大的動作,那就是在今年10月份前后,將安置回收箱的數量從目前的260個,增加到900個。
“去年的時候,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南區選擇街道辦事處、社區駐地以及封閉式物業小區設立廢舊衣物回收試點。目前,這樣的舊衣回收點已經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為市民提供捐獻衣物的渠道,實現物盡其用。”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實施衣物回收到現在,260多個舊衣回收箱已投放在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李滄區和城陽區,累計收集到廢舊衣物已經有15噸左右。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更多的舊衣箱陸續投放到全市各個地區。
“現在收集到的廢舊衣物還都堆放在倉庫里,其中3噸左右的衣物 ,已經捐贈了出去,剩下的就需要進工廠處置了。”朱由恒介紹說,目前設在萊西的工廠已經快要建設完畢,到時候這些廢舊衣物會全部送到那里,進行下一步的回收處理。
八成衣服成了化工原料
朱由恒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舊衣物被回收之后,第一步就會有專業的工人分類分揀、按類別進行處理。“其中九成新的衣服,經過清洗 、消毒、打包后與公益組織對接進行無償捐贈?,F在捐贈衣服的要求比較高,只有非常新的衣服對方才會接收,所以捐贈的衣服如果不是很新的話,對方是不會要的,只能另作他用。”
而對于不能直接捐贈的衣物,公司則會進行再次的分類,然后根據衣服的性質,提供給下游的生產廠家再利用。“不能直接捐贈的怎么辦?別擔心,還有下游的工廠可以消化。比如說化纖類的衣服,可以通過廠家還原成化工原料,然后制作成各種化工類的產品。而如果是毛線類衣物 ,就可以將毛線拆分成更細的毛線,然后再重新織布,然后加工成新的衣服。”朱由恒說,除了根據衣物性質之外,還會根據衣服的顏色進行分類,“黑色的深顏色的衣服,可以制作成大棚保溫被,淺顏色的衣服則能夠制作成環保手提袋、濕巾等,進行再利用。”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鵬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