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干貨區:海鮮品種應有盡有
向陽橋底下的各類海鮮則是大集上最熱鬧的區域,這里有沙子口的鲅魚、王哥莊的鮑魚、紅島的海蠣子、鰲山衛的海參……各種正宗海鮮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如果你是一位海鮮發燒友,來到這里你不會因為吃不過癮而發愁,也不會因為花錢多而肉疼,更不會因為缺少選擇而煩惱。
楊先生在李村大集已經擺了二十年攤了,主要經營海米、干海蝦、干魷魚等干貨。他的攤位前站了五六個市民正在挑選干海貨,楊先生說,平常他和妻子早上7點出攤就可以,臨近過年,他們需要凌晨5點就出攤。在這些干海貨中,他的海米賣得最好。“小海米30多元一斤,大海米50多元一斤。一天就能賣上幾百斤,很多打工者過來買,帶回去分給親友。”
大集逛累了,總要找個地方歇歇腳。向陽橋底下中間的橋洞里有三個海鮮代加工的燒烤攤位,其中最火的就是楊師傅的“老東北楊家燒烤”,燒烤店里只有一個爐子、幾個鐵板、一些調味品和啤酒,原料都是顧客們自己在大集上選購完帶過來的,加工費5塊/斤,經濟實惠,攤位里面滿滿的都是人 ,烤過的肉香味從老遠處就可以聞到。楊師傅告訴記者,“我來李村大集已經快20年了,前后攤位挪了三次,最后就固定在了橋洞底下,攤位每天都營業,不過每逢大集的時候人會更多一些。”
雜貨廚具區:手工制作的最火熱
在向陽橋和李村河北橋的兩側附近多為一些雜活攤位,向陽橋橋底一個銷售饅頭磕子的攤位,造型各異的磕子吸引了眾多市民圍在一起挑選。這個攤位的攤主王師傅告訴記者,他是即墨王家葛村的村民,家里祖傳手藝就是雕刻饅頭磕子。除了傳統的蓮蓬、鯉魚、壽桃等樣式,他每年都要根據生肖年的不同,創造幾種應景的生肖磕子。“好多老人買饅頭磕子不是回去蒸饅頭,是為了讓家里的孩子看看老輩人是怎樣過年,讓孫輩們感受一下傳統春節。”王師傅說,雖然現在大商場里日用百貨應有盡有,但饅頭磕子非要等到進了臘月,才能在李村集上買到。
在王師傅攤位不遠處,一名手捧一把雞毛撣子的女士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的身旁還放著一輛小推車,車上也是插滿了雞毛撣子,五顏六色的。“好久沒見過賣雞毛撣子的了,看著挺新鮮,準備買一個回家打掃打掃房屋。”不少市民都在小車前面挑選。
這名拿雞毛撣子的顏阿姨是跟老伴一起從聊城坐長途客車過來的,雞毛撣子都是顏阿姨自己在家一個一個做出來的,不過價格也“不菲”,一個賣26元至160元不等。“這些雞毛撣子都是我一根毛一根毛粘上去的,做出一個來很不容易。”
“快來買啊,所有的東西都是俺自己編的,既環保又便宜。”李村河北橋底下,從平度趕來賣貨的朱老漢正在大聲吆喝著,記者注意到,他賣的貨可謂五花八門,有竹笊籬、竹箅子、馬扎,還有掃把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