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問答
國內化妝品對熒光增白劑沒有禁用添加
Q熒光增白物質是否允許在面膜等中添加?有無相關規定和標準?
李鑫:國內對化妝品中的熒光增白劑的使用,沒有禁用添加,也沒有限制添加。
宋奉宜:大陸法規我不清楚。臺灣暫時沒有明文規定,但是臺灣對于熒光反應的規定不是“不準含有”,而是“不準含有遷移性熒光反應”。意思就是說:“如果某產品的熒光反應會遷移到皮膚上,就必須禁止”。就是說,如果是紙尿布或衛生紙中,天然紙漿內的木質素本來就有熒光反應,是允許存在的,但是不準透過尿水、血液,逐漸滲透到人的皮膚上。所以放在保養品、甚至是面膜里應該是不同意的。既然不同意,當然不會制定出規定與標準。
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閻世翔:化妝品本身沒有說可以添加熒光劑,很少用到,一般有皮膚遮蓋性的是二氧化鈦、鈦白粉、氧化鋅等成分,起到反射日光的作用,顯得皮膚很白。但在洗衣粉里對熒光物質有添加上限的話,皮膚上使用更應該有限制。可能是紙質面膜的無紡布上有熒光成分?面膜,尤其是保濕面膜,在敷完以后,一般要洗掉比較安全。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看化妝品的全成分表。
脂溶性成分經皮膚滲透可直接進入血液
Q熒光增白劑究竟可以到達人體的哪個部位?皮膚還是血液、器官?
宋奉宜:熒光反應物質與熒光劑確實不同,脂溶性與水溶性本質必須分項條列討論。其中水溶性即便遷移,也不容易黏著在角質表面。因此“遷移并且附著”的成分必然是脂溶性為主,而脂溶性成分經過皮膚滲透,進入血液就成為“絕對會發生的必然”。這些進入血液的成分,最可能聚集的地方當然還是脂肪區。其中肝臟是重中之重——首先是身體所有化學反應的最中樞,中毒或解毒都在這里;而且生理反應也最迅速、深遠。其次肝臟本來就是脂肪制造區,大量搜集血液中的脂溶物也使肝臟更容易受到傷害。
李鑫:熒光劑進入皮膚后,簡單的香皂,洗面奶是難以洗掉的。
Q是否有放射性?
宋奉宜:我再次強調,無論討論“熒光反應”或“熒光劑”,我們討論的都是一個群體,不是一項單一成分。因此無法斷定細節。不過,根據學理猜測,基本上多半沒有放射性。
李鑫:熒光物質不具有放射性。
添加熒光物質的化妝品除了白還會“透”
Q平時用的日化產品中,還有哪些會含有熒光增白劑,除了洗衣液之外?為什么要添加熒光增白劑?目的何在?
宋奉宜:根據色彩學的“猜測”,我們是黃種人,基本膚色是黃光。如果可以摻雜一些藍白光的光源,“黃+藍白=白”就會出現白色透亮的感覺。因此在洗面乳中添加熒光劑,可以出現“洗完就白”的感覺。在美白乳液中添加熒光劑,就會出現“擦上就白”的感覺。追根究底,這些“感覺”并不真的改善皮膚,只是“虛偽地裝飾膚色”的效果。
補充一個題外話,在防曬品、粉底甚至是BB霜中二氧化鈦之類粉體也有瞬間美白的感覺。然而添加熒光物質的“白”感,基本上會有“白透”感覺。物理粉體的“美白”效應,則是白色感,沒有“透”的味道。
消費者如果不明真理地迷戀“白皙剔透”,就加強了不肖業者私自添加熒光物質,卻不敢告知的恐怖現狀。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