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1個省份一季度經濟增速跑贏或達到全國水平

    原標題:地區經濟實現平穩開局 21個省份一季度增速跑贏或達到全國水平

    截至4月25日,31個省份“一季報”均已發布,有21個省份增速跑贏或達到全國水平。今年以來,各地落實落細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布局新質生產力,生產需求主要指標穩中有升,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

    經濟大省挑大梁

    一季度,廣東、江蘇經濟總量均超過3.3萬億元。廣東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525.51億元,繼續位居全國第一。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為33088.6億元,與廣東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山東、浙江經濟總量位于“2萬億元”梯隊,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466億元、22300億元。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的經濟總量分別位列第五至第十位。一季度,GDP十強省份的經濟總量達19.5萬億元,占全國經濟比重的六成以上。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主要外貿省市勇挑重擔,發揮各自優勢,展現出較強的支撐帶動作用。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一季度,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合計進出口7.78萬億元,呈持續增長趨勢,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三,實打實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

    從經濟增速看,一季度,有21個省份增速跑贏或持平于全國水平。西藏以7.9%的增速領跑,較全國平均水平高2.5個百分點。湖北同比增長6.3%,不僅創下近12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更是連續第9個季度保持高于全國的增長態勢。安徽、甘肅增速同為6.2%,山東、浙江、寧夏均為6.0%,江蘇、河南均為5.9%,廣西、天津均為5.8%,福建、河北、江西同為5.7%,陜西、新疆為5.6%,四川、北京、吉林均為5.5%。湖南、內蒙古同比增長5.4%,與全國水平持平。

    經濟總量前十的省份中,8個省份GDP增速超過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廣東一季度同比增長4.1%,雖低于其年度預期目標,但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加力顯效,一季度經濟大省實現“開門紅”,發展質量成色足,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帶動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有力支撐了全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勢頭。

    生產需求穩中有升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一季度,3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正增長,浙江、福建、江蘇、山東等多個工業大省的增速超過了8%,湖北、河南等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今年以來,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布局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謀篇布局。

    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一季度,廣東省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9%、5.3%,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55.3%、32.4%。截至一季度末,廣東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江蘇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71.3%。上海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2%,增速快于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3.7個百分點。

    新產品快速增長。一季度,浙江省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等產品產量爆發式增長,分別增長58.7%、54.1%、33.9%和26.2%。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9倍、2.3倍、19.6%。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力擴圍實施“兩重”“兩新”政策,促進內需潛力釋放。

    以舊換新政策有效激發消費活力。一季度,江蘇省汽車、家電、家裝家居等大宗消費超584億元,甘肅省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9.5%、98.9%和47%。品質類消費增勢強勁,一季度浙江省體育娛樂用品、金銀珠寶、可穿戴智能設備等升級類商品零售分別增長19.9%、27.6%和72.1%,均明顯高于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增速。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褚英國認為,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續加大,新型消費領域將不斷擴容,消費供給將不斷優化,消費潛能也將進一步釋放。

    重大項目拉動作用明顯。一季度,河南省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7.6%,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0.9%。云南省大力抓好項目謀劃儲備、招商引資和落地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比去年全年加快10.2個百分點。

    新興領域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北京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8.9%。遼寧省高技術制造業中的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分別增長2.4倍和32.7%。

    扎實做好二季度工作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需鞏固。近期多個省份召開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從主要經濟大省的動向來看,體現出結合形勢變化對癥下藥、集中施策的特點。

    比如,廣東省提出,堅決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責任,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要聚焦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問題靶向施策,能早則早、能快則快推出更多激勵性政策,主動作為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切實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浙江省提出,全力以赴穩外貿,因時因勢、因地制宜打好“穩拓調優”組合拳,加速政策落地和儲備。用足用好“兩新”等國家政策,堅定不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確保相關政策盡早落地,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狠抓制造業投資,加力招商引資和本地企業增資擴產,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

    湖北省提出,堅持“供需兩端發力穩增長”,一手盡力“穩住需求”,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一手切實“優化供給”,既要引導企業大力開展產品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經營管理創新,重構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又要大力推動政府自身的職能轉變、管理創新與服務變革,著力優化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

    四川省提出,推動工業保持增長,多措并舉穩住占比大、增速快行業的增長勢頭,推動工業項目早日達產達效,促進更多企業上規提質。加強對不同類型外貿企業精準支持,幫助開拓新興市場、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一業一策”支持人工智能、綠氫、商業航天、原子級制造等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劉向東認為,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加大,二季度要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繼續在消費、投資和外貿等方面實打實發揮好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5/06 09:20
    · 來源 ·
    經濟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