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66家境內上市公司去年營收6494.64億元
青島66家境內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4月30日披露完畢,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494.64億元,同比增長6.5%,盈利規模達441.13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微增。其中營收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數量達到11家,盈利規模過20億元的有8家,均較去年增加1家。透過年報可以發現,青島上市企業通過創新驅動產品升級、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等舉措,實現產業布局的“多點開花”,這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也從側面反映出青島經濟的穩健底色和韌性潛能。
創新驅動是價值鏈攀升的底層邏輯。青島上市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與產品的升級,提升自身在行業的競爭力。如“超級盈利王”海爾智家在2024年不僅創下了營收和利潤的雙紀錄,而且連續三年保持12%以上的利潤增速,高增長、強續航的背后是海爾智家在產品研發方面的長期投入,支持其持續拓展高端化市場——旗下高端品牌卡薩帝2024年繼續保持高增長,四季度增速更是達到30%以上。另一家電巨頭海信視像也十分注重研發投入,2024年公司在ULED、Micro LED、激光顯示三大核心顯示技術領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技術的不斷突破也助力海信銷量持續領先,根據Omdia統計,2024年海信系電視全球出貨量市占率為13.95%,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二,海信激光電視以65.8%的全球市占率保持行業第一。再如賽輪輪胎2024年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逐步推動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全年研發共計投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20.82%。在強研發之下,賽輪輪胎推出了多款液體黃金RFT產品,進一步拓寬了高端輪胎應用場景。目前,公司依托底層技術創新優勢,構建了全場景產品矩陣,針對乘用車、商用車及特種車輛等多個細分領域開展產品迭代。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318.02億元,同比增長22.42%;實現歸母凈利潤40.63億元,同比增長31.42%。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青島上市企業更是“快人一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成效漸顯。軟控股份披露,公司2024年出口訂單占比擴大,全球化能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在高端橡膠機械領域,公司憑借技術優勢和市場拓展,實現了顯著的業務增長。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71.78億元,同比增長27.10%;實現歸母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51.94%。特銳德也表示,在鞏固國內優勢的同時,公司聚焦中東非、中亞歐、東南亞及太平洋三大區域,圍繞新能源、電網、礦業、石化等行業深耕細作,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合同額達8億元,同比增長131.87%,收入實現翻番。專注于汽車后市場的建邦科技,于2024年在泰國成立控股子公司進行本地化布局,同時加大對國內線下客戶和跨境電商客戶的開拓,在2024年分別實現營收與盈利增幅35%和53%。
結構優化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密碼。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青島經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特征鮮明,聚焦新能源、綠色環保等領域的企業營收和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在“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的大背景下,特銳德在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17億元,同比增長86.62%,其中智能箱變產品業務板塊實現爆發,貢獻歸母凈利潤7.09億元,同比提升91.42%;主營節能環保與清潔燃燒業務的德固特也在2024年實現業績大幅躍升,其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倍,增速躋身青島上市企業前五名。據年報披露,德固特營收占比超七成的節能換熱裝備類產品毛利率高達40.17%。
此外,“嗅覺靈敏”的上市青企也在年報中披露了前瞻布局的新領域與新賽道,如高測股份著手推進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行星滾柱絲杠的精密磨削設備研發,德固特也表示已落地氫能源利用、固廢資源化、輪胎裂解再生、清潔煤炭技術等多維應用場景,第二增長曲線初見規模……這些均將為青島經濟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