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把5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力引擎和新增長極,促進全市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昨日,記者從市經信委采訪了解到,2016年全市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到62.8%,全市30個集聚區產值過百億元,其中,黃島家電電子產業集聚區實現我市千億級集聚區零的突破。
50個集聚區完成11480億產值
在高層次平臺上集聚、集約發展,是我市工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以來,我市把5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力引擎和新增長極,按照“規劃引領、優化整合、制度保障、全面提升”的思路,促進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
據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把產業集聚區的整合、擴容、提升作為工作重點,將全市原有的布局分散、大小不一、產業分工不盡合理的100多個園區,按照產業分工整合為50個工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面積也由原來的379平方公里,調整擴大至988平方公里左右。
2016年,全市工業集聚區運行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利潤總額實現較快增長,全市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 50個工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06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2.9%;完成工業產值11480億元,同比增長6.9%;工業產業集聚度提高到62.8%,比上年度提高4.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99億元,增長11.3%,高于全市增幅5.3個百分點。
千億級集聚區零突破
2016年,全市50個工業集聚區中有30個集聚區產值過百億元,比上年度增加4個,分別是即墨家電電子、嶗山高端裝備、膠州里岔通用設備和萊西機械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
其中,黃島家電電子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028億元,實現我市千億級集聚區零的突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過500億元的集聚區5個,產值300—400億元的集聚區7個,產值200—300億元的集聚區8個,產值在100—200億元的集聚區9個。 30個工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產值10805.9億元,占全市工業集聚區產值的94.1%。
細化區市產業布局
產業集聚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或范圍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國內外實踐表明,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為進一步促進工業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去年我市又對區市產業布局進行了細化,進一步確定了各區市的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為了給集聚區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市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參與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工業產業集聚區PPP項目建設工作調研,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工業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的意見》,確定凡屬政府主導規劃建設的工業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依法依規能夠實行社會資本融資的,均可通過相關方式投資、建設、經營。同時,根據項目公共產品屬性,分別建立基礎設施類、公共服務類、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護類三類子項目庫。
300億以上產業集聚區
黃島家電電子產業集聚區產值1028億元
千億級集聚區500億元集聚區
即墨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產值931億元黃島石化產業集聚區產值927億元膠州機電裝備產業集聚區產值903億元城陽高速列車產業集聚區產值740億元即墨機械制造產業集聚區產值612億元
300—400億元集聚區
膠州家電電子產業集聚區產值466億元黃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產值416億元黃島海洋生物產業集聚區產值379億元黃島機械裝備產業集聚區產值351億元青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產值302億元膠州紡織染整產業集聚區產值301億元萊西農副產品產業集聚區產值300億元(記者王婷)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