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探訪青島智慧糧庫 溫濕度實時監控轉運全程追溯

    2017-07-20 09:42:15
    來源:青報網
    責任編輯:帛幼

    原標題:探訪青島智慧糧庫:溫濕度實時監控 轉運全程可追溯

    又到夏糧入庫時。糧農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如何安全入庫?供百姓食用的糧食是否妥善儲存?7月19日,記者實地探訪青島20萬噸倉容的市級糧食儲備庫——青島第二糧庫,體驗了“智慧糧庫”物聯網平臺運行下,糧食如何安全“顆粒歸倉”。

    第二糧庫是青島倉容最大的儲備庫,庫區占地230多畝,共有平房倉33棟。作為青島市重點工程項目,2013年起,青島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深化糧食信息化建設試點,共投資626.64萬元在第二糧庫建設“智慧糧庫”。

    記者跟隨一輛萊西運糧車輛進入庫區,在登記處,司機現場領到一張“信息卡”,車號、司機身份、糧食產地等信息已被記錄到卡中。隨后進行的糧食抽樣、檢測、地磅稱重等環節均需出示該卡,檢測結果也錄入卡中。這批小麥經檢測合格后,運糧車開至指定糧倉,直至糧食入庫車輛離開,每一步過程產生的信息都實時傳送到糧庫的物聯網平臺。

    記者通過“智慧糧庫”聯網平臺看到,每批糧食出入庫、稱重計量、質量檢驗等數據,都可通過“糧食信息化管理綜合平臺”進行調度。通過糧庫“三維信息系統”,可直觀、便捷掌握糧庫的運行狀況,所有入庫的人員車輛都能實現RFID信號定位,位置和運行軌跡也一目了然。據介紹,采用“一卡通”和物聯網設備自動采集運行數據,能夠盡可能避免人工操作和干預,保證數據真實、精確、安全。

    青島第二糧庫黨委書記、主任劉耀澤介紹,三維信息系統以電子沙盤結合軟硬件進行綜合信息展示的平臺,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該系統主要有6大功能,即采集功能、實時監控功能、庫區介紹、倉房信息、綜合分析、實時報警。通過這套系統,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倉儲條件、倉儲品種、儲存時間等因素,分析測算出糧食下一步的儲存方式、降耗方式、輪入輪出方案。比如某糧倉溫度偏高,糧庫即可通過換風系統降溫。

    “儲量6591951千克,入庫時間2014年,平均溫度12.57攝氏度,空氣濕度72%……”糧庫技術人員在電子沙盤上點擊其中一個倉房,該倉的實時監測信息全部展現,并生成獨有的二維碼。技術人員說,每個倉糧食的溫度、濕度、蟲害密度、質量等級等變化情況不一,有了這些監測數據,就可逐步歸納科學儲糧規律,形成最優儲糧管理模式,減少糧食熏蒸,從而保證糧食的食用品質。“智慧糧庫”項目運行后,第二糧庫在管理、存儲、重量和品質等方面損耗大大降低,每年減少糧食損耗40余萬元,實現了“綠色管糧”。

    在此基礎上,二維碼技術也充分運用到了糧食運轉安全領域。目前糧庫已將國家糧食局所實行的糧食識別代碼嵌入系統當中,通過二維碼實現糧食數據信息的聯通上傳,助力糧食全程可追溯。

    市糧食局局長張斌介紹,第二糧庫“智慧糧庫”建設在全省領先,通過示范庫建設和運行積累經驗,“智慧糧庫”模式將逐步推廣到全市地方儲備庫,最終形成覆蓋全市的信息化管理網絡數據中心,實現全市糧食儲備庫智能化運行和管理,庫間業務信息互聯互通。(記者 王瑜)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