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安全生產不能松懈 這些違法行為離犯罪只差一點

    2017-05-04 14:40:43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這些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離犯罪只差一點點

    近日,半島記者從安監部門獲悉,安全生產領域的某些違法行為,如果附加一定的條件,就可能構成犯罪,相關人員將因此被判刑。這些行為從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中就可以提煉出來的,需要相關從業者格外注意。

    1、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

    2、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按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

    3、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法定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

    4、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法定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

    5、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

    6、未按照規定對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進行安全評價的;

    7、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或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沒有安全設施設計或者安全設施設計未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

    8、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或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的;

    9、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

    10、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11、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12、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13、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14、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15、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未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16、未經依法批準,擅自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

    17、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未建立專門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的;

    18、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

    19、進行爆破、吊裝等以及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

    20、未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的;

    21、生產經營單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

    22、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

    23、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

    24、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可能危及對方安全生產的生產經營活動,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的;

    25、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內,或者與員工宿舍的距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26、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未設有符合緊急疏散需要、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或者封閉、堵塞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出口的;

    27、生產經營單位拒絕、阻礙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28、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或者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

    29、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

    30、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進行生產的。

    31、轉讓、冒用安全生產許可證或者使用偽造的安全生營的;

    32、生產、經營、使用國家禁止生產、經營、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

    33、違反國家關于危險化學品使用的限制性規定使用危險化學品的;

    34、化工企業未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使用危險化學品從事生產的;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從事危險化學品經28、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或者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

    35、未經安全條件審查,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的;

    36、重復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在重復使用前不進行檢查的;

    37、未根據其生產、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危險特性,在作業場所設置相關安全設施、設備,或者未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的;

    38、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對其安全生產條件定期進行安全評價的;

    39、未將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專用倉庫內,或者未將劇毒化學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的;

    40、危險學品的儲存方式、方法或者儲存數量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的;

    41、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的;

    42、未對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的安全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檢測、檢驗的;

    43、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管道建設項目未經安全條件審查的;

    44、轉產、停產、停止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管道,管道單位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妥善處置的。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