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部門聯動 青島建長效機制助農民工“勞有所得”

    2017-04-18 08:58:27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建長效機制助農民工“勞有所得”

    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人社局始終把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緊抓不放,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等治標治本原則,有力地維護了勞動者工資、社保等核心權益,維護了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落實責任 強化源頭預防

    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按照市政府2012年出臺的 《關于加強企業欠薪預警監控工作的意見》(青政字〔2012〕50號)要求,市、區(市)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資委、城鄉建設委、公安、法院等22個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企業欠薪預警監控工作領導小組。市級與各區市人社局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確保本轄區內企業按時足額發放勞動者工資,及時處置因欠薪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

    實行預警監控排查。一方面,將易發頻發勞資糾紛、勞動密集型企業和租賃企業作為重點預警排查對象,將企業規模裁員、欠租、欠費、欠稅、欠款、重大勞動爭議、重大經濟糾紛以及企業法定代表人異動等情況作為預警排查重點內容。另一方面,依托街道、鎮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將全市劃分為271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了兩名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重點預警企業的工資發放情況。

    宣傳營造守法環境。通過多種新聞媒體和微信、微博、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手段,不斷創新宣傳方式,普及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營造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法制環境。通過舉辦培訓班、定期發送信息等方式,提高企業負責人和人力資源負責人的法律水平,引導企業增強依法用工、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守法意識。通過設立農民工維權告示牌、發放農民工維權手冊和宣傳折頁等形式,提高廣大農民工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加強監管 嚴格維權執法

    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在傳統的來訪、來信、來電等投訴舉報渠道基礎上,通過網絡問政、行風在線、政務微博、政府電子信箱、網上輿情、12333咨詢熱線等14條渠道收集案件線索。同時,在全市設立30多個舉報投訴窗口,實行舉報投訴接待“一站式”服務。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期間,市人社局實行舉報投訴電話(82670331)24小時開通,接待農民工投訴舉報。

    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根據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1月26日,我市人社、公安、司法、工商等12部門,在全市范圍聯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把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工資支付情況作為執法檢查的重點。共檢查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各類用人單位2258戶,涉及農民工13.3萬人,責令欠薪單位為1.3萬名農民工補發了工資4054萬元。

    擴大日常巡視檢查覆蓋面。充分發揮“兩網化”信息系統內大數據的作用,將使用農民工較多的企業作為檢查重點,嚴格按照現場檢查的規定進行日常巡視檢查,建立日常巡視檢查臺帳,及時錄入被檢查單位基本情況及相關數據,分析本地區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基本情況,擬定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建議,發現欠薪隱患提前介入,妥善處置。2016年共主動檢查企業11875戶,平均每名監察員檢查企業80戶,大幅度超出人社部關于平均每名勞動保障監察員每年日常巡視檢查戶數不得低于50戶的要求。

    部門聯動 綜合清欠治理

    加強部門維權聯動。推行與工會組織建立的實施勞動法律監督“兩書”制度,共享拒不接受工會依法監督的用人單位信息,并依法進行查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會同市司法局在勞動維權立案窗口設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站”,每天安排專職律師對農民工進行免費咨詢,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嚴厲打擊惡意欠薪。進一步完善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與公安機關刑事司法聯動機制,會同市公安局、市建委聯合出臺《關于加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移送銜接工作的意見》,建立了行政執法機關和刑事司法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犯罪行為。2016年以來,全市人社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20余件,有力地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社會公平正義。

    強化征信聯合懲戒體系。與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將用人單位誠信等級認定結果通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存在欠薪等重大違法行為的企業,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錄入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嚴格限制其金融信貸行為,并同時通報經濟信息化、商務、公安、稅務、海關等相關部門,由各部門實行“黑名單”管理。對發生拖欠工資的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在晉級晉職、授予榮譽稱號、給予獎勵、信用評定、資質升級認定、上市融資等方面實行限制,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2013年我市制定了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對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大、時間長、性質惡劣、拒不整改的用人單位,在依法進行處理的同時依法向社會公布。2016年以來,共對58戶拖欠農民工工資情節嚴重的企業,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