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來自中歐各國的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在“‘一帶一路’連接中歐新未來”主題下,圍繞海洋科技、低碳環保和智能制造三大領域,傳遞最新政策資訊、分享前沿科技成果、探討潛在合作商機。本報摘選整理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智能制造,成為本屆歐洽會最炙手可熱的議題之一。來自中歐的專家學者帶來了他們關于智能制造最前沿、最新銳的觀點,企業帶來了他們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最新實踐成果。他們共同探討智能制造前沿技術、前沿趨勢,分享先進的發展理念、科研成果,促進中歐在智能制造領域深入務實合作。
什么是智能制造?匈牙利名譽對外經濟參贊拉斯洛·克里莎在題為 《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旨演講中這樣認為,智能制造是整合實時的分析、推理和管理工具,基于感應裝置實施數據分析、建模、模擬使用,制造過程中所有所需信息均智能化,且易融合利用。“智能制造確實能讓我們有很多更好的表現,但是需要提高教育和培訓水平,讓人們做出相應的改變,這樣他們才能不丟掉工作機會,獲得更好的生活。”拉斯洛·克里莎說。
歐洽會也成為企業 “論劍”的舞臺。特銳德帶來的智能充電技術引起與會者極大關注。“我們把充電網、車聯網、互聯網做成三網融合的平臺,讓充電變得更加智能,更加聰明。我們研發的主動防護、柔性充電、無電插頭、群管群控、模塊結構等充電技術,已經超越美國、德國、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一。”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說。
法國索菲亞地方政府咨詢委員會副總裁讓·弗朗索瓦·卡拉斯科描繪了未來的“智慧城市”:能夠實時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洞悉人們的需求,讓出行更加便利、高效,讓生活更加美好。
雙星則向與會者展示了他們對輪胎智能制造的實踐與創新——物聯網生態圈(服務4.0+工業4.0)。“智能制造必須做到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產品、智能服務于一體,實現開放、共享與協作。雙星獨創的MSP系統,把物、人、設備、位置等做了智能信息匹配,做到模塊化定制,融產品定制化、企業互聯化、制造智能化于一體。”雙星集團副總經理李勇說。
匈牙利TZ-ELMA電動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貝德納·安德拉斯·蒂博爾則致力于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智能充電等手段,研制出更加智能環保的產品,從而改善環境質量。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智能機器人插上了翅膀。“談到智能制造,不能不提工業機器人。我們在2014年就引入了互聯網的系統,把互聯網和工業機器人結合在一起,提出 ‘互聯網+工業機器人’概念,將原來獨立的機器人連上互聯網,把服務模式變成遠程網絡的服務模式。”青島寶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現仁說。
智能化讓3D打印飛速發展。“談到智能制造,就一定是和3D打印聯系在一起的。這個產業可以存在于任何產業中,可以和任何行業都有關系。”匈牙利3D打印公司銷售經理彼得·克爾特斯說。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