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北宅櫻桃帶出億元產業鏈 農家宴收入首次超千萬

    2016-06-02 08:13:20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
    \

    說起五月的青島,北宅的櫻桃總是最讓人牽掛。初夏時節,山谷中的櫻桃在艷陽照耀下悄然紅了枝頭。今年,嶗山小櫻桃、嶗山櫻桃、砂蜜豆、沙蜜脫等數十個品種、40余萬株近萬畝的櫻桃、櫻珠扮靚了北宅櫻桃節,互聯網和微信平臺等還把北宅櫻桃等農特產品賣上了互聯網。如今,北宅櫻桃節已走過21個年頭。 2016年,櫻桃節期間共吸引游客55萬人次,旅游相關收入約8652萬元,其中農家宴收入首次超過了1000萬元。近年來,櫻桃產業已成為北宅種植業的支柱和龍頭,而櫻桃節也成為街道獨特、靚麗的名片,小櫻桃正打造著北宅人的“致富夢”。 馬曉婷 辛克杰

    創新形式:櫻桃從亮點到賣點

    人均地少又以山地居多,北宅街道的社區不適宜大面積耕種糧食;也因為擁有嶗山水庫和嶗山核心景區,肩負為青島涵養水源的重任,石嶺子以北30個社區不能落戶任何工業項目和大型旅游設施。通常的農村產業化、城鎮化進程都在北宅遇到門檻,北宅該怎樣既守護好了這片山水,又不耽誤自身的發展?這種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的兩難困擾著無數鄉村。

    “櫻桃節”創意的產生有被逼無奈的色彩。 1995年以前,櫻桃不到兩塊錢一斤,約300顆櫻桃一斤,人工采摘的成本高于櫻桃的價值。 1995年第一屆櫻桃節開幕,引入了市民享受采摘樂趣的觀光游思維,自駕游的市民交少量費用就可以自由地采摘櫻桃、品嘗勞動果實,這對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城市人來說十分新奇,第二屆櫻桃節期間櫻桃就好賣了。

    傳統山地農業效率不高,北宅街道轉變方式,把山地農業的“亮點”經過包裝策劃、整合衍生,成為占據旅游經濟大板塊的近郊游“賣點”,北宅調動了相當的智慧。此外,北宅街道立足農業本身,把分布在社區的40余萬株櫻桃樹規劃成36個社區櫻桃園,又重點向游客推出了14個精品櫻桃園,其中大嶗櫻桃山谷觀光園因為種植相對集中、規模大、品種全,是櫻桃節的主會場。僅在今年櫻桃節開幕當天,大嶗櫻桃山谷就接待了4萬人,“帶孩子摘櫻桃”、“和部門同事游北宅”成了5月以來每個周末不少青島人的活動主題,周末小高峰,北宅的日接待量就達到8萬人。有了客流量,有了形態初顯的產業鏈,有了占據產業鏈不同位置的農民,小小櫻桃引發北宅的一系列巨變。

    務實辦節:街道來當“服務員”

    發展到今年的第二十一屆櫻桃節,持續增加的客流量和不斷提升的參節品質,北宅街道持續進行了全方面的服務和創新。 “延續近幾年辦節思路,簡化辦節流程,我們將資金節省下來投入到完善基礎設施和外宣推介等方面。 ”北宅街道工作人員說。通過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櫻桃節期間每天都會有數萬人涌入北宅,如何全方位做好配套服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在櫻桃節前期,街道下大力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聯合交通部門進行調流,使整個櫻桃節期間交通通暢,未出現大面積堵車情況,市民游客反應良好。

    北宅櫻桃節以人為本,注重內涵,已經成為青島節慶文化的樣本。北宅街道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媒體平臺制作大量溫馨提示,涵蓋高峰調流、行車路線、保護環境、注意安全等多個方面,一目了然。在街道的建議和指導下,各大精品櫻桃園還為游客配備了小凳子,人性味十足,贏得了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

    互聯網的浪潮席卷,北宅街道也敢于逐浪爭先。今年櫻桃節期間,街道利用網絡進行了網上銷售網上預約,廣大游客在家預定成功,節省了時間也有了采摘的方向,同時開拓了市場。據統計,今年櫻桃節期間,網絡銷售2600余單,其中櫻桃園1200單,農家宴400單,特色產品銷售1000單。

    節慶帶動:北宅家門口“鼓腰包”

    北宅櫻桃節今年繼續實行自行定價,櫻桃園主和農戶根據各自櫻桃長勢和產量,以市場為指導,定出自己心儀的價格,市民和游客可以多方比較,選擇滿意的采摘區域。這樣既可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又能保證市民游客吃得開心。櫻桃節的舉辦,吸引了廣大的游客和市民前來參節,農民不僅有門票收入,還節省了采摘的人力、物力,經濟效益明顯提升。當其他的農產品都在爭相開拓渠道進入市區時,北宅街道的果農坐在自家的果園頭上,就能引來源源不斷的客流,在家門口鼓了腰包。

    另外,頭腦靈活的農民們還善于把握商機,在街道的指導規范下,農家宴、農家旅館生意紅火,深受市民喜愛,“政府搭臺,櫻桃為媒,經濟唱戲”的惠民之路越走越寬。今年櫻桃節期間,北宅街道出臺了農家宴的獎勵和扶持政策,鼓勵和扶持經營業戶改造提升農家宴外觀形象、內部設施,今年北宅農家宴完成了首批山東省都市特色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區核心示范點的建設,目前北宅街道獲得省級以上農家宴榮譽稱號達到28家。

    櫻桃節的舉辦不僅讓北宅農民“腰包鼓”,而且密切了城鄉聯系,增進雙方了解,社會效益成果頗豐。櫻桃節為游客緊張忙碌的都市生活增添了新鮮元素和趣味體驗,也是城鄉溝通的有效模式,有利于加強城鄉居民交流與了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互聯網+:帶來生態旅游“精品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線上運作模式的逐漸成熟,北宅的很多櫻桃園因“網”而著名,成為集生產、觀光、采摘、餐飲、銷售一體化的特色旅游園區。北宅生態旅游經濟社會效益借“網”攀高。

    “立足優質資源,就要跳出粗放發展模式。 ”北宅街道黨工委書記宋仁登說,通過“互聯網+”,北宅街道圍繞打造精品高效農業觀光園、精品旅游觀光路線下功夫。截止到目前,北宅街道已累計投資千余萬元,完成街道、七峪及大嶗社區旅游規劃編制,創建3A級景區3個、省級旅游特色村5個、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精品采摘園8家、好客山東最富年味鄉村2個,推動旅游項目向精品化轉型。北宅年旅游人數突破291.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01億元。由櫻桃引出櫻桃節,節會派生出全年不休的農家觀光游,觀光游又衍生出觀光產業鏈,帶來了人流,帶動了農業與服務業的深度互動,而最終,小小櫻桃將帶動北宅旅游產品、近郊游品牌的誕生,北宅的小小櫻桃,引發出山鄉巨變。

    合作社讓農民坐收效益

    王德東是大嶗社區大嶗櫻桃山谷觀光園負責人,據他介紹,山谷加上山谷輻射帶動的區域,在櫻桃節受益的農戶有七八十戶,每畝地能收入6000元到8000元左右。但這些收入,只是村民們的“副業”。櫻桃山谷以合作社方式運經營,由專人負責管理,許多農戶把櫻桃樹“托管”給合作社,自己可以去做生意、進城務工,而由于合作社的集約管理效率高費用低,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經營方式。

    整合經營荒山變聚寶盆

    今年57歲的楊秀琴經營著畢家北山昌盛櫻桃園,這個占地500多畝有5000多顆櫻桃樹的果園是北宅最大最美的櫻桃園之一,然而幾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20年前,原本在家做全職太太的她沒事可干,便承包了山腳下這片當時的荒地,將原本高低不平的荒山地打造成一個大果園。 10年前,楊秀琴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精心打造的櫻桃園終于初具規模,并正式開門納客。 “今年我們這的櫻桃大豐收,光櫻桃收入就能達到80多萬元,加上農家宴能收入120萬元左右。 ”言語間,楊秀琴蕩漾著滿臉的幸福。

    科技致富獲農業部認證

    由青島紅櫻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北宅櫻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和生投資建設的大嶗櫻桃園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農副產品無公害示范基地。

    多年來,王和生苦心鉆研果樹栽培技術,從事嶗山櫻桃的開發研究,先后主持承擔了嶗山區科技局 “世界櫻桃良種引進技術研究與示范區”項目、青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項目等項目建設。引進世界櫻桃品種20多個,發展合作社成員200余人,帶動果農5000多戶。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