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理財收益持續下行,甚至“逢節必傍”的屬性也顯得有些冷——“五一”,市場并沒熱起來。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島城銀行在售理財產品約189款,期中僅有6款收益超過5%。
“根據以往經驗,大部分商業銀行遇到節假日都會發售相關專屬理財產品,而今年卻很冷,比如‘五一’和‘母親節’,發行節日型理財產品的銀行寥寥無幾。 ”島城某國有銀行理財師孫慶峰說,而且目前的理財收益普遍較低,這家銀行前幾日發售了一款年化收益率為4.3%的“較高收益”產品,已成為熱銷“明星”。
記者查詢發現,上周島城共有189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投資期限為120天,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3%。目前,中小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相比于國有大行要高一點,基本維持在4%以上。而去年同期,多家銀行推出了高收益的“五一專屬”理財產品,部分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比平常高出了1個百分點,一般在5%-6%之間。而今年“五一”和母親節,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均未推出節日專屬理財產品,不少中小銀行也沒有推出類似產品。
專業人士提醒,以往在剛性兌付以及風險暴露不是特別充分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到了收益率上頭,認為收益率越高的理財產品就越好,比較少關注產品的風險。但目前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不僅要關注收益率,更多地要關注風險的狀況,特別是在收益率逐步下行的情況下,對風險更要密切關注。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薛飛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