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50個收銀臺開9個 青島一超市工資低招不到人

    2015-10-29 07:33:24
    作者:張俊達
    責任編輯:光影
    50個收銀臺開9個每個排隊20米咋不多開幾個

    每個收銀臺都排了大概二十米的長隊,或許你會認為是超市太火爆,不然就是到了逢年過節的旺季。其實不是,再往超市里走近一些 ,就會看到大批的收銀臺被閑置一旁,50個收銀臺只有9個在收銀。一邊是長長的隊伍,一邊是空空的收銀臺,這就是出現在島城某商城的情形,這是怎么回事呢?近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探訪了解到,由于該商場給出的工資太低,幾乎招不到收銀員,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50個收銀臺開9個,員工稱月工資1400元

    長長的等待結賬的隊伍已經排到了擺放商品的貨架區域 ,顧客焦急地等待著隊伍的挪動,但是過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覺得隊伍往前挪動多少。但是,后面不斷增多的等待結賬的市民又把隊伍延長了不少。

    等了很長時間的市民臉上露出焦急和無奈的神情,甚至一些急性子的,索性把裝著大半個空間商品的購物車憤憤丟到了一旁,沿著無購物通道拂袖而去,口中喃喃地說著:“這種服務,下次再也不來了,買個東西還找氣受。”

    放在購物車里坐著的兒童由于等待的時間過長一直哭鬧著要下來,旁邊推著車子的家長也犯起了難,好不容易排到收銀臺旁的位置,要是孩子下來四處跑動 ,還要去跟著,好不容易就要排上的隊就要功虧一潰了,望著身后焦急等待的人群,再看著在購物車里哭鬧的孩子,這位媽媽只能把孩子的哭鬧聲置若罔聞了。

    剛剛結完賬的一位大媽仍然難壓心中怨氣,火冒三丈地跑到服務臺質問:“你們超市的服務太混亂了,這么大一個超市你們就開這么幾個收款的地方,就不會多開幾個嗎?買個東西一上午的時間就這么耽誤了。”

    服務臺的工作人員也一臉無奈,因為這種投訴不知道已經接到了多少起了。記者也看了看這個超市的收銀臺。五十個收銀臺就只開了九個工作的收銀臺,其他的都用護欄封著,掛著暫停服務的告示。

    收銀臺大部分都已經閑置下來。留下了幾個可以收款的地方。而就在可以收銀的地方又是繁忙一片,長長的隊伍,忙亂的收銀員。而掛在排隊人群臉上的是焦急,然后是對于前面隊伍的張望,最后又變成了無奈。

    面對無數顧客的投訴,服務臺的工作人員也是有口說不出。“收銀臺招不到那么多收銀員。大媽你要是身邊有熟人也可以介紹過來。現在忙得時候,干管理、會計的員工都要到一線去收銀。”一位負責人說道。大媽對于客服的回復顯然不滿意,“怎么能招不到收銀員,又不是不給工資。”客服人員說:“大媽,你要是身邊有愿意一個月拿一千四的,盡量往這邊介紹。”大媽一聽這個工資:“現在這年頭一千四一個月能干什么。”

    在身旁的一位大叔插話道:“我們不管你能不能招到收銀員,我來這買東西感到服務太差了,排隊要排那么長時間。至于你們能不能招到收銀員是你們超市的事情。我來這買東西就是感覺不好。”

    成本增加,業績下滑,商超近年頻現關門

    近些年,商超由于受到電商沖擊,出現了一波波關閉潮。就全國來說,2015年,傳統零售業仍在寒冬中摸索前行。據聯商網最新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0家,其中不乏有一些名聲顯赫的大商場。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份,已公布上半年業績的12家上市零售企業,凈利潤實現增長的僅有3家企業,75%的企業出現業績下滑 。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上半年零售額實現增長的企業僅有20家。

    有著外資第一店美譽的馬拉西亞百貨商百盛商業集團,接連陷入關店風波中。繼北京東四環店宣布停業之后,唯一一家位于天津的門店也在2015年3月31日閉店。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至今,百盛至少已經關閉8家門店。在大舉關店的背后,百勝集團的業績狀況也不盡如人意,連續三年業績滑坡及利潤下降,讓這家曾經無比榮耀的百貨公司,被迫選擇轉型。

    這些年,沃爾瑪中國區的毛利下滑 。沃爾瑪表示,這受到了中國零售通縮壓力的影響,將關閉約30%的現有中國門店,而沃爾瑪目前在中國擁有400家門店。

    對于山東地區來說,樂購的退出也是一個外資商超的典型。入駐山東的6家樂購商城,已確定全部關閉。分別有已關閉的濰坊濰州店、東營東二路店 、青島人民路店 、濟南東二環路店 、青島即墨店和并入華潤萬家的濟南經四路萬達店。

    “洋超市對華市場變化和反應速度比本土超市遲緩,且租金優勢不再,我認為是導致他們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洋超市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進入中國,政府給了很優惠的租金政策。但是最近租約到期,租金成本不斷攀升,運營成本也隨之逐漸升高,這是很大的成本壓力。第一階段他們有政策優惠所以擴張得比較強勢,過于注重擴展速度和數量忽視了門店選址的精確度,所以埋下很多隱患。比如有些就是選址不夠謹慎,有些則是收購上不謹慎。”青島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副教授王海寧表示。

    隨著成本的增加和受到電商平臺的沖擊出現的業績下滑 ,加上中國國內人工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員工的待遇上就會出現下降。

    “現在我們的工資一直沒漲過,今年還出現了下滑,過去還能達到兩千多塊錢一個月,現在就只能拿到一千九一個月,除去五險一金就只能領一千四一個月。不少的同事都已經跳槽到其他超市去了,待遇還好一點,工作也輕松些。由于現在的待遇下降,招不到人,尤其是收銀員,現在中午忙的時候,中午飯都來不及吃。待遇差,工作時間又長直接影響了我們工作的質量。臨時工的工資能夠高一點,每小時12.5元,但是一般不招臨時工,認為不大安全。”這家商場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也有一些超市開始轉型到互聯網,開通了網上商城的業務。在青島地區,利群、大潤發、沃爾瑪都開通了網上訂貨額業務。“我們現在正在實行一條O2O模式,努力增加消費者的體驗。只要是在商城上購買滿95元就能免費配送到家。面對顧客排隊付賬的問題,其實在線下的超市都不能避免,但是我們會避免顧客等候時間過長,及時調整人員配置增加收銀臺數量。吸引住固定消費人群。”某商超客服經理畢女士表示。

    “面對電商的沖擊,下線超市不僅要及時轉型跟上時代,而且在線下提高服務質量,吸引住粘性客戶也很重要。轉型互聯網實現突破的同時,守住老顧客守住固有陣地才是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王教授告訴記者。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俊達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