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甘肅老人青島海葬完成遺愿 不給子孫增添負擔

    2017-04-08 09:08:40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來青海葬甘肅老人遺愿完成 25名親朋好友送行

    鮮花相伴,汽笛鳴響,海風拂送,海鷗低吟。4月7日,來自甘肅嘉峪關的董傳家老人完成了他的遺愿:骨灰葬在青島的大海里,以海為墓魂歸大海。逝者家屬介紹,老人生前喜歡大海,又不想為子孫增添負擔,因此早早就決定去世后海葬。當天,25名老人生前親朋好友從全國各地趕來青島送行。

    \

    親朋好友向生前選擇海葬的逝者致敬告別。

    在青海葬,老人遺愿完成

    4月7日下午1點,逝者董傳家的海葬儀式在青島市殯儀館海葬文化公園舉行,25名親朋好友從澳門、天津、甘肅、四川、北京等地趕來。在低回婉轉的追思音樂中,董傳家的兒子董英杰念了由他和妻子盧慧蓮寫的父親的生平,“他這一生無論什么時都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就連身后事也是這樣,早早就說過要海葬,不要墓地,好讓子孫們祭奠他的時候不必東奔西跑……”隨后,伴隨著小提琴的音樂,主持人員誦讀祭文,逝者家屬集體默哀。儀式結束后,董英杰手捧骨灰,其他家屬每人手捧鮮花,緩慢通過綠毯,乘坐大巴前往青島前海進行海葬。

    當天下午2點半,董英杰一家乘船抵達指定海葬區。儀式現場響起了低沉的哀樂,逝者親屬將裝有董傳家老人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罐慢慢沉入大海。親朋好友將手中的鮮花摘下花瓣,輕輕撒入大海,并為逝者三鞠躬送別。

    “父親的遺愿算是完成了,從此他老人家就魂歸大海,自由自在了。”董英杰說。董英杰介紹,父親1948年出生在山東蓬萊,9歲隨其父母闖關東到了遼寧,17歲招工進入甘肅嘉峪關的酒泉鋼鐵公司,并在嘉峪關安家立業。“我上大學時來到山東,畢業后在濰坊娶妻生子。這兩年父親來濰坊給我們帶孩子,沒想到去年突然查出胰腺癌晚期,同年12月在濰坊病逝。”董英杰說,父親生前多次說過去世后要海葬,他喜歡青島的大海,所以他就預約了在今年清明前后為父親舉行海葬。

    僅3月份就有600多家預約

    “我老伴有次跟我閑聊說起身后事,他就提出死后要海葬,不要墓地,這樣最主要的是不給孩子添麻煩。”董傳家的老伴難掩悲傷,“我們家在甘肅嘉峪關,女兒女婿也都在嘉峪關,但是兒子住在濰坊,如果在嘉峪關安葬,以后子孫們祭奠的時候很麻煩。所以我很支持他的想法,等我百年后,也要海葬在青島的大海里,與老伴兒會合。”

    “父親的做法,給我們全家立了新的家規。以后我們這個家族的人,都會選擇海葬這種形式。”董英杰說。

    記者從市殯葬管理所了解到,自1991年開始舉行海葬以來,目前已有12600具骨灰葬入大海。其中,2015年海葬966具,去年海葬893具。自從今年海葬常態化以來,預約海葬的逝者家屬更是翻倍增長,僅3月份就有600多家預約。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