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9時25分許,遼陽西路勁松一路附近一小區內,一名一歲男童在家打翻放盛熱豆漿的碗 ,身體皮膚12%的面積被燙傷,主要燙傷部位為胸前與左臂。送醫后經醫生診斷為二度燙傷,經醫治目前男童已脫離危險、身體狀況良好。
8月26日上午9時30分許,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接到市民反映線索稱,遼陽西路勁松一路附近一小區一名一歲男童被燙傷,已送往位于閩江路上的君良燙傷醫院治療。據了解,男童僅一歲兩個月大。其母將煮開的豆漿倒進碗內,男童將碗打翻,滾燙的豆漿撒到了男童身上,當場濺到豆漿的皮膚便出現了發紅、起泡。男童家長發現男童被燙傷后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隨后男童被送往君良燙傷醫院。
接到線索后,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來到了位于閩江路上的君良燙傷醫院。主治醫生耿大夫介紹,男童燙傷面積達到了12% ,主要燙傷部位為胸部、腹部、左臂及左肩部分。杜君良院長介紹,男童燙傷程度為二度燙傷,深二度燙傷和淺二度燙傷并存,雖然男童送醫后接受了清創包扎、輸液、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療,但極易在燙傷后留下疤痕的胸前部位還是無法避免以后會留疤。
對于如何避免年齡幼小的孩童被燙傷,杜君良院長表示:“1到5歲的孩子比較好動,家長應該尤其加強對其的監護。熱湯、熱水、暖壺、電器、火機 、火柴等容易導致燙傷和燒傷的物品應放到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一旦出現燙傷,一定要將孩子送到治療燙傷燒傷的??漆t院進行治療。”
對于發生燙燒傷后應當如何應對的問題,杜院長表示,一定要記住以下四個步驟:第一,脫。這里的“脫”并不是平常意義上的用手將衣服脫掉,而是用剪子將衣物剪開,這樣以避免二次傷害皮膚;第二,沖。用自來水沖燙傷部位,用尿液并不能緩解癥狀;第三,包。用無菌紗布對燙傷部位進行包扎和覆蓋;第四,及時送醫。
杜院長同時介紹:“從今年1月份起到現在,我們醫院一共收治了病重病危兒童十余人 ,住院兒童四十余例,其中最小的僅出生后兩小時。門診初診接待病患一千余人,他們主要來自膠南、膠州、即墨、平度、萊西,市區內也有,同時也包括青島周邊地市的病患。”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越
大家愛看